教务处
8月31日,学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新学期首次教学工作例会。会议由副校长佘建华主持,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各系部、第一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院)医教科及护理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和各系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教务处相关人员列席了会议。 教务处处长邓沂首先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与重点
为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接受教育部认证专家组对学前教育专业线上考查工作,12月7日,副校长张弘主持召开师范类专业认证迎评工作协调会。 会上解读了《迎接2022年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线上考查工作方案》,对前期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就学前教育专业师接受专家线上认证考查工作的方式、要求做了说明,从教师授课、资料调阅、各类座谈访谈、线上集中考查等重点环节对迎接认证专家线上考查工作进行了强调和安排。 张弘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是全面检验我校师范类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把握机遇、统一思想、提高站位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教育局的安排和部署为指引,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工作年度任务,以加强教学规范、合理编写导学案为主线,以校本教材为载体,建立本校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努力践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创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新局面。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特岗教师能力大幅度提升,确立打造名师意识,促进教师队伍健康发展。 2、细化业务管理,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创造属于我实验小学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体系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10月10日下午,苏州大学帮扶我校外语系发展协议签字仪式暨合作发展座谈会在我校行政楼三楼视频会议室隆重举行。 签字仪式由苏州大学原校长、我校校长朱秀林教授亲自主持。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新福教授、党委书记严冬生、副院长王军教授、副院长王凤英教授、孙倚娜教授、西班牙语系主任李晓科、院办主任朱颖等一行7人亲临我校,出席此次签字仪式暨合作发展座谈会
不断健全以院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并以院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能。 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科学研究、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重大学术规划,并主动参与学院的学科、专业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参与学院教师职务聘任的学术标准与办法等重要决策的审议,并建言献策。 院学术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全体会议,商讨、决定相关事项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学院“13554”发展战略,坚持“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理念,学院为切实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9年11月28日,城乡建设分院顺利召开了“392畦田文创汇”技能大赛及技能竞赛月表彰大会。 “汇聚一个个小创意,凝聚一个个大梦想”这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本次活动在海科校区礼堂举行,分院领导班子、老师和全体大一同学出席了该次大会。14:30大赛在文娱部热情的舞蹈表演中正式拉开序幕,大赛由12个小组参加,评委老师8名,活动采用作品讲解和作品展示的形式进行,共有七个环节
2020年7月30日下午,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2020年夏季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学位授予事项。会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王浩主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会议,研究生院、教务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会议审议了2020年夏季弹性学制内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名单,审议了2020年夏季第二批硕士、博士、留学生研究生申请学位名单,听取了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所做工作汇报
为规范我校补考、重新学习的管理,根据《四川传媒学院学籍管理规定》和《四川传媒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学分制管理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 当学期课程考试不及格者、缓考者,可以免费参加次学期开学阶段学校组织的补考。一门课程经一次正考后只安排一次补考,学生应按时参加补考,如果不参加当次补考的,则视为自动放弃补考机会; 2.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补考,其不及格课程必须重新学习: 3. 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实践环节课程不及格,不安排补考,必须重新学习; 4. 经院(系,部)和教务处共同确定的某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总成绩不合格者,不安排补考,必须重新学习
近日,我院乐传永教授和教务处许日华的研究成果《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缘由、方向与进路》(原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2期)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该研究成果行文1.2万余字。 2016年以来,一流本科教育逐渐成为各界着力关注的热点研究话题,并涌现出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这些探索成果仍然存在不系统、不深化的问题,研究对象单一,主要聚焦在“双一流”大学这类特殊的少数高校群体上
高二各级部、各班级: 根据省、市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凡学籍姓名与户籍名不一致者,或学籍身份证号与真实身份证号不一致,影响高考报名和录取。凡学籍身份证号与真实身份证号不一致而造成与同年级或其它年级学生重身份证号者,一律注销学籍。现将各班学生的学籍信息印发到各班,请各班学生认真校对学生本人的学籍姓名及身份证号,具体事宜如下: 1、凡学籍姓名与身份证姓名不一致者(如谐音字),请在班级学籍信息备注处更正,并将身份证和本人的户籍页复印到一张A4纸上,并在复印件写清本人的学籍号,班级,原学籍姓名,现更正姓名,如学籍姓名与身份证姓名出入较大,还需复印全家的户籍索引及父母的户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