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牛津大学研究发现,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预防脑组织萎缩,延缓记忆力减退。 随着年龄增长,脑组织会有一定程度萎缩,正常情况下每年低于0.5%,但阿尔兹海默氏病患者每年“丢失”的脑组织超过1%。该研究为期2年,有271位轻度阿尔兹海默氏病(俗称认知障碍)或早期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参加
延长健康寿命的“长寿维生素” 一篇新发表的营养学综述认为,大多数人的饮食中缺乏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类营养物质在促进长寿和预防如心脏病、癌症和神经退化等慢性疾病面发挥着以前未被认识到的作用。 这篇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综述,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儿童医院奥克兰研究所(CHORI)的Bruce Ames博士经过十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科学家发表的详细调查一起发表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中利用一种合成蛋白质成功阻断了艾滋病病毒对健康细胞的入侵。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研发出新的抗艾滋病药物。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介绍说,他们合成的这种蛋白质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关键蛋白质gp41,使其不能与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交互作用,从而使病毒无法顺利入侵细胞
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篇文章认为,我们对于癌症起因的理论需要进行修改了。这篇文章认为,以前人们认为癌症的起源完全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引起的,在致癌基因里的突变导致了癌症细胞的出现并开始扩增。然而,最新的研究认为,在正常的组织中,基因突变的细胞还会受到群体的压力选择,因此这种选择压力和突变一起共同决定着癌细胞以及肿瘤的形成
成功登顶珠峰可喜!但这一点却令人心忧··· 金属污染有多严重?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近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份研究揭示,在喜马拉雅山提取的积雪样本中,明显看到自工业革命以来出现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痕迹。 自2009年以来,我国有色行业因部分企业不规范的操作,导致环境问题频频发生:2009年陕西某县近千名儿童血铅超标,罪魁祸首是某铅锌厂
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作序、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主编、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团队联合撰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中国篇》和《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一带一路篇》近日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迎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暨2021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召开的献礼之作。 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之际,由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亲自作序的《中国科学院院刊》推出“地球大数据驱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专刊,系统研析了地球大数据支撑相关决策的战略与实践、数据与趋势,彰显了科技创新驱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力量,揭示了地球大数据支撑SDGs实现的深层次认识
日前,一则“中国雾霾是中性的”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热议,许多读者对“中性”这个概念产生了疑问。报道引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一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澎湃新闻([URL])查阅了完整原文发现,这个“中性”指的是酸碱度上的“中性”,并不意味着不会造成伤害或减少伤害
海豚发出独特口哨声为自己命名 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想要呼唤一条海豚,那么只需要发出吱吱叫的呼喊声。宽吻海豚会对高频率的声音爆发做出回应,但每一条海豚只对一个特定颤音,也即它们的特征口哨声作出回应。 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你想要呼唤一条海豚,那么只需要发出吱吱叫的呼喊声
科技日报沈阳6月16日电 (记者郝晓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最小的水滴是由6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以及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突破了这个认知,证明最小的水滴由5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构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近期,一则关于“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的论述在青岛等地引发热议。澎湃新闻注意到,上述论述出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7期)的《“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一文。 两名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