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刊
近期,一则关于“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的论述在青岛等地引发热议。澎湃新闻注意到,上述论述出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年第7期)的《“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一文。 两名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2日报道题:为什么盐会上瘾:它就像香烟和麻醉品一样刺激脑细胞。 研究人员说,盐会像香烟和麻醉品一样让人上瘾,对盐的渴求会刺激同样的基因、脑细胞和大脑连接神经元。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人明明知道盐会影响血压和心脏健康,却仍然难以控制盐的摄入量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教授等在国际上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为非视域成像技术的开拓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传统成像技术都是对视域内的物体进行观测
生命的起始从受精卵的分裂形成开始 ,胚胎干细胞分化发育成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 ,随着时间的迁移 ,胚胎干细胞彻底消失 ,人体内的干细胞种类只有成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的最大作用就是在机体受到损伤时进行修复 ,替代凋亡的组织细胞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成体干细.. 2019年初 ,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表示 ,干细胞越来越多的被用于传统无法治疗的疾病 ,包括骨骼组织损伤 、心脏病 、退行性疾病和器官衰竭等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小核糖核酸miR-96发生变异,可导致渐进性失聪。该分子机制的发现为改善听力损失和失聪的治疗手段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剑桥桑格研究院等几所研究机构科学家共同完成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网站近日报道,美中科学家携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在金属金表面观测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出现的证据,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一个可扩展平台上观测到这一粒子,他们计划接下来将这一粒子变成稳定且高容错的量子比特,以促进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费米子包括电子、质子、中子和夸克,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1928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测:宇宙中每个基本粒子都存在相对应的反粒子
导语医生在线网据澎湃新闻消息,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有刊登一项新研究,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科学家指它呈现出“高度适应感染人类的所有基本特征”。研究人员发现,G4具有高度传染性,试验表明,人类暴露于季节性流感所获得的任何免疫力都不足以抵抗G4病毒
科技日报华盛顿6月1日电 (记者刘海英)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地球陆生脊椎动物灭绝的速度可能比以前科学家认为的要快得多,未来20年全球陆生脊椎动物灭绝的数量,可能会与整个20世纪不相上下。研究团队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减缓这种趋势。 早在2015年,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保罗·埃里希就研究称,地球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
俗话说:"一夜不睡,十夜不醒"。意思是说如果一晚上不睡觉,就是再睡上十夜,也不能把不睡的损失补回来。睡眠欠债是要付出"利息"的,并且这一"利息"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毛河光院士与郑海燕、李阔课题组,首次在高压下合成出高度有序的晶态金刚石结构纳米线,并确定了其具体结构,详细研究了从三嗪单体到金刚石纳米线的反应路径,揭示了反应选择性对产物有序性的重要意义,对在高压下设计合成结构专一的新型碳材料和理解芳香分子在压力下的聚合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金刚石纳米线是一种特殊的金刚石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