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暨研究所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为兼顾中文学门未来发展趋势、本系师资专长及研究取向、学生生涯发展之需要,特厘订本系之发展重点如下: 无论就中文系的学术传统,或是当代人文学术的发展趋势而言,“经典”无疑都处于核心地位。所谓的经典,是指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文本而言,包含了诸如经典文本的小学、文献学问题,乃至经学史、经学思想,以及经典诠释等学术课题,另外,广义的经典亦含括了那些在学术传统中已经“典律化”了的文本,诸如类似史部的史记、子部的先秦诸子,以及集部的楚辞等等的文本在内,这些经典的文献问题以及相关的文本诠释问题,亦将是本系所侧重的发展重点。 (二)古典文学理论与文学诠释: 文学当然是中文系最基础的学科,而古典文学更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本系相当着眼于建构这一方面的研究团队
《中华经典古籍库》是2014年6月初由中华书局首次推出的大型古籍数据库产品,也是中华书局版点校本古籍的首度数字化。该数据库第一辑收录了近300种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包含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通鉴系列”、“新编诸子集成”、“清人十三经注疏”、“史料笔记丛刊”、“学术笔记丛刊”、“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佛教典籍选刊”等经典系列,总计约2亿字。 最近,由于查找资料的需要,就小试了一下该数据库
在电子产品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如果说一些成人的心是浮躁的,那一些孩子的心就是狂躁的。套用有些小学老师的话:“那些孩子分明是一匹匹小烈马呀。” 近代以来所谓"国学"一词,有学者认为源自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日本思想界一部分人,如荷田春满等提倡对日本的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本土固有的文化,遂有"国学"之称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那么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一章,一起来看看吧!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
2019年4月22日下午,大连市高二语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大连教育学院教研员宋亚科主持了研讨,全市高二语文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先由我校李海晶老师做了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观摩,接着我校李国欣老师做了讲座,最后教研员做了总结点评。 基于选修与必修教学的不同,也基于17年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李海晶老师紧把课改脉搏,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ACE高效课堂模式,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群文阅读观摩课
从佛教诠释学的视角看星云大师的《佛法真义》 诠释―对于经典、传统或文本,给予合理的解释,以达成意义的理解、思想的创新、文化的转型、宗教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思想中一个既古老又普遍的现象。古代印度的吠陀文明,希伯来旧约传统,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教,华夏六经及诸子传统,佛典汉译及其诠释,希腊哲学、宗教传统,耶稣基督的《新约》圣经文化,默罕默德的《古兰经》传统等,上述这样的文化、宗教、哲学传统中,没有一个不曾经历经典诠释与理解的实践。也正是这个缘故,以诠释、理解作为对象的学问―诠释学,正如美国学者唐纳德.罗佩兹的说法,“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门新科学”
古装武侠剧集《大明英烈传》又名<大明群英>.描述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充满传奇性的事迹。故事对人性在权力名利冲击下的转变,刻画细致,戏味浓郁,其中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因爱成恨的畸恋。深宫喋血,争权夺位,情节诡秘出奇,动人心魄,配合精彩的武打,着着扣人心弦
对于《说文》我们不是研究的过多了,而是研究的还不够;对于《说文》在词典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我们不是评价的过高了,而是对于它的经验和教训挖掘的还不充分。 许嘉璐,1937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学术著作及工具书多部,主持完成《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及国家863项目“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
《晏子春秋》是记载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丞相晏婴言行事迹的一部古典名著,成书于战国时期,经西汉刘向校正整理,保存八卷二一五篇,分为内篇八卷和外篇二卷。 本书《晏子春秋菁华》取材于国学大师张纯一编注《诸子菁华录》,其自云编辑大意:“浙江书局向有二十二子刊本,本篇帙繁,博学者一时未能卒读,兹就其切于实用者,择尤采录,名曰《诸子菁华录》。”《晏子春秋菁华》即为该书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