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
这个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穷尽的那么多。 我们光听佛的名字,一历耳根就可以有大功德,何况你自己能志心称念佛的名字,这功德是更大了。 以前有一个人到波罗提木叉寺,见到庵摩罗树上开了黄金色的花,他就采了一朵花
从前一个老和尚.带着个小和尚下山. 走到了河边.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子正发愁怎么过去. 老和尚就很自然的把她背过去了. 女子道了谢.大家继续各走各的路. 小和尚忍了很久.走出了10里外他终于忍不住了. 问老和尚:"师父我们是出家人啊你怎么可以背女子呢?" 老和尚听后淡淡的一笑."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出了10里还没放下呢?" 过于激烈的表达与情感,都不会持续很久。 ——看了《最遥远的距离》,并再次看到那个关于佛的故事。 总会有波峰有波谷,是尖锐的忽高忽低,还是平缓的持续
供养出家人是非常好的,但是切记莫生贪心。好像你去护持一个法师,我去护持一个法师,令出家人分开,不能同住修行,这就是破坏僧团。所以我们平时修行一定要找准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供养出家人的功德
佛教在线陕西讯 2015年10月5日上午8时30分,法门寺佛学院2015年秋季开学典礼在佛学院综合教学楼三层大教室隆重举行。出席此次开学典礼的有:陕西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门寺监院、法门寺佛学院常务副院长贤空法师,法门寺佛学院办公室主任圣悦法师,教务长果定法师,副教务长隆慧法师、宽洋法师,常务副院长秘书仁渡法师等,男、女二部众全体学僧(尼)及法门讲堂居士班学员约二百余与会人员参加了本次开学典礼,会议由院办主任圣悦法师主持。 首先教务长果定法师分别从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相应的生活作息和学习课程计划向大家作了说明:本学期在继续保持上学期教学管理理念、生活作息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陕西省宗局和省佛协下达的文件要求,将会在课程安排上加强思想政治宗教法规课的教育;在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将重点加强道心和因果观念的培养;为了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学院将积极规划落实体育活动场所等;在威仪、纪律、生活卫生、作息制度上,将会加强监管力度随后,常务副院长贤空法师分别从人生规划,作了主题发言,贤空法师说,院长出家三十多年来,没有放过一天假,为法精进不懈的忘我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和尚的。 “和尚”原来是从梵文Upadhyaya这个字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老师”。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是对有相当地位、有相当学问,并堪为僧师的男性佛教徒的尊称,在古印度曾有博士之称,不是任何一个普通的僧人都能称和尚的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觉得佛法离生活很遥远。其实,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佛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认识,并提供究竟的解决途径
在佛门里,有这样一个现象,对刚出家的弟子来说,师父一般都告诫,出家人头几年都要少说话,内心要寂静。 这实际上是训练止语,所谓止语,就是强行训练自己控制语言的能力,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反省一下今天说了哪些话,哪些话合适,哪些话不合适。 止语的目的,并非是一般意义上认为的为了避免言多必失,担心泄露内心的什么秘密,担心得罪别人,实际上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慈悲和智慧
披着黄色袈裟、戴着沉重念珠的释永信再次“出山”,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为少林寺第30代方丈,他关注的话题是“少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释永信说,在传承少林文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有困难是正常的”
佛法的价值在于从宇宙觉性的立场、从实相的立场来观察我们的生命与世间的一切,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可以说是最圆满的。问题的症结是-现实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生命都还是凡夫,我们没有办法承负如菩萨的智慧与福德,譬如《金刚经》云:“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不是一般生死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所以就会有不同层次的生命价值观及不同的价值标准出现
修行华严经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应,并且华严经的感应姻缘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大家要经常去修行华严经,使我们领悟到更多的感应,并且还能够体会到很多的好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华严经的感应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唐朝,实叉难陀法师翻译完《华严经》之后,就由贤首国师来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