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
以前念书时常常听到老师说,”修身养性”这档事, 当时因为年纪小,且与外面接触也不多(世面不广), 所以很难体悟老师说的”修身养性”是什么东东,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或分享”何谓修身养性”? 在佛家里修身养性是被称为修持或修行, 在道家里修身养性是被称为修道、修行, 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不是和尚或是尼姑或是吃菜人才要修身养性, 但事实上它的意义却是非常的很广泛, ”修身”是修正我们心念里头的那些坏习性, 修正我们不好的不合道(理)之言语, 切记请勿人云亦云,要去了解真相再说, 否则将会多造了许多口舌之业,甚至误会别人结恶缘, 修正我们不好的不合道(理)的行为,尽量注意自己的坏习性, 当你发现它(习性)跑出来时,赶紧想一个好的事, 正向的念头把它填补进去,让坏的念头不要出现, 心猴是很九怪十怪的,一个不注意心猴就一翻十万八千里去了, 所以一定要时时注意我现在在想什么,想的有没有合理、合道, 就是这样不停的练习,您会发现您有进步喔! “养性”就是找回原来的你,原本你的”性”是属佛性, 是清净无染的佛性,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原本就是佛子(佛)的意思, 因为累世轮回的关系,所以我们清净无染的佛性, 已被我们的坏习性染黑了,被我们的坏习性弄脏了, 以致我们现今的人佛性都无法显露出来, (自私心重、没有良心、没有慈悲心、也没有智慧、黑白做) 唯有将您心里的那些垃圾(坏习性)清除, 慢慢地看您的自身佛会不会显露, ”修身养性”它可以让我们减少许多的纷争, 您说这”修身养性”重不重要呢? 若您觉得重要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看啰! 修心养性这个单元, 我个人建议大家不妨参考了凡四训电影版DVD,
六祖坛经是非常值得念诵修行的,很多人都在念诵修行六祖坛经,我们平时修行六祖坛经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六祖坛经的讲解,这对我们修行六祖坛经是有很多的帮助的。六祖坛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佛教思想。但其主要弘扬的思想也较突出,即侧重强调一些大乘佛教的基本观念
六祖坛经是非常值得念诵修行的,很多人都在念诵修行六祖坛经,我们平时修行六祖坛经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六祖坛经的讲解,这对我们修行六祖坛经是有很多的帮助的。六祖坛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佛教思想。但其主要弘扬的思想也较突出,即侧重强调一些大乘佛教的基本观念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宋.茶陵郁禅师》 在许多佛教经典中,都可以见到明珠一词。 有的说的是如来佛顶肉髻、有的是指心中的心珠、法华经里也提到过一颗长者送给孩童的无价宝珠
“人乘佛教”是我们这个地球──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五乘佛教”之一。所谓五乘,即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乘”是譬喻之词,为运载之义,如乘车、乘船、乘飞机,可载运人或物,从甲地去到乙地
一个人啊,为什么要修持?人他必然会有属于他,你并不属于任何人,也并不属于什么神明、佛,你属于你自己。那你自己首先要,你自己这种完整的人格你要建立,当你到最终你依此而行,行到极处,你并不执著于所谓建立这种人格相的时候,那时候你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机应变。所以我刚才说,要培养出你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我们在修持,反过来说,你要抛弃你的习性,那习性是一种魔障,个性是自己的自性,也称为佛性
电子书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方便携带,想怎么看,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但是看电子书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集中精神。 所谓内修,自然是修心的,比如思想、佛性、心灵鸡汤、成功励志等等,那么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在前些年,心灵鸡汤刚刚出来的时候,风靡一时,伴随着很多当代作家五花八门的成功励志的新作品,但是时间久了,大家的感觉也就慢慢的淡了
电子书成本低价格便宜,而且方便携带,想怎么看,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但是看电子书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集中精神。 所谓内修,自然是修心的,比如思想、佛性、心灵鸡汤、成功励志等等,那么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在前些年,心灵鸡汤刚刚出来的时候,风靡一时,伴随着很多当代作家五花八门的成功励志的新作品,但是时间久了,大家的感觉也就慢慢的淡了
佛法金刚经是一部非常好的经文,也是非常适合我们去学习的一部经文,只要我们能够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就能够很好的坚持去学习金刚经,这样也是能够使我们领略到经文中的真谛,从而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走上正轨,并且以此修持自身。 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 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以上两首偈子,何者胜出?其实我在2015年也记录过,参见:壁观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