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
主讲概况:汤育欣,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助理教授,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得应用化学学士和材料学硕士学位,并于2013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2013-2018在南洋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能源化学工程的研究,在材料化学领域的专业期刊(Chem. Soc. Rev. JACS 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发表学术文章90余篇,引用超过5600次(谷歌 Scholar),H index = 43,授权美国专利和新加坡专利各1项,申请美国专利5项(其中3项专利转让)。他于2012年与2013年获得了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以及“世界未来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年入选JMCA新兴研究学者
南开大学本课题组接收材料、化学、高分子等专业的免试推荐博士、硕士研究生,也欢迎具有相关背景的同学报考及咨询。 黄毅,博士,教授,博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电磁功能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压力作为钙钛矿薄膜晶格畸变和能带重构的有效方式,已在多铁性研究和光电子器件中被广泛应用。负压力则是通过晶格三维膨胀引发材料内部离子偏移和键角改变以实现物性调控,理论上具有更宽的压力范围和更强的物性调控效果。本次讲座将系统地讲解此体系中垂直结构演化、负压力形成机理和铁磁-铁电性质调控等基本问题
贺庆国,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最高学位),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从事反应有机功能材料研究,具有丰富的有机小分子及聚合物功能材料设计合成、纳米结构性质等方面的经验。于2006年07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4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目前,除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还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1项;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项
讲座时间 2019年9月25日9:00 时间:2019年9月25日9:00 主讲人简介:吴兴隆,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东北师大、北京理工和中科院化学所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3年加入东北师大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二次电池纳米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等工作;已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和Adv. Funct. Mater.等学术期刊发表通讯/第一作者论文90多篇;14篇被评选为ESITop1%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8400次,个人H指数为45;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有8项获得授权;曾获得教育部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一等奖和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等奖励;为《储能太阳集团官方网站与技术》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为二十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包括Nature Commun.Adv. Mater.JACSAngew. Chem.EES和AEM等。
刘钢,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探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2010年1月至2018年11月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跟工程探究所任务,2018年12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