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
在上海,EHT项目将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共同发布这一重大成果。 3年前,科学家们第一次公布了黑洞的“声音”。明天,你就能看到黑洞的真容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未来将着力确保装置高效、稳定、可靠运行,加强国内外开放共享。 FAST是建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过程中攻克了望远镜巨大体量、超高精度等技术难题。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天眼”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发布时间:2017-05-01来源:浙江大学上海校友会作者:932 施平,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浙大(四校合并后)上海校友会首任会长。 107岁的施平,走过岁月更迭,见证时代变迁。他曾是学生运动的领袖,带领大家赶走不受欢迎的校长;他的毕业证是竺可桢校长颁发的第一张浙大毕业证;他倡议民主办校,在华师大试行教授办学;他心系教育,鼓励孙子创办西湖大学,与浙大合作,做更好的大学
据外媒报导,除了向LIGO观测站提供资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目前还正在努力申请更新以使观测站能进一步深入宇宙。 目前,在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和路易士安那州的利文斯顿都设有LIGO观测站。 2015年,这些观测站探测到了一对黑洞碰撞时产生的引力波
存在于你体内每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其实都是来自于宇宙大爆炸。除此之外,宇宙中没有其他显著的产生氢的来源。你体内的碳是由恒星内部的核聚变产生的,氧也是如此
引力波、中微子探测窗口已经打开,天文学研究迈入多信使时代。引力波、中微子等非电磁波段探测数据的加入让本已极具挑战性的天文大数据再度升级。高度智能化巡天和随动观测成为技术发展新焦点
2022年9月29日,应足球分析app应用科学学院和科学技术研究院邀请,山西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耀辉教授在线上作了题为《量子光源的制备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应用科学学院院长林金保教授主持,足球分析app百余名师生倾听了郑教授的学术报告。 郑耀辉教授首先从量子光源的研究背景出发,结合量子光源在引力波探测器研制过程中的应用,围绕“压缩态光场”和“纠缠态光场”两个研究内容,系统讲解了两种量子光源制备与应用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验技术,并在总结与展望中详细介绍了量子光源的应用前景
所谓暗能量,按目前流行的说法,暗能量是指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按照相对论,这种负压强在长距离类似于一种反引力。这个猜想是解释宇宙加速膨胀和宇宙中失落物质等问题的一个最流行的方案
宇宙中常见的怪兽 黑洞的提出,还要回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广义相对论提出的那一年,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求出了爱因斯坦方程的第一个严格解,对应的是球对称、不自转物体重力场的精确解。他发现,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存在一个临界半径——后被称作史瓦西半径
近日,中航工业计量所重点实验室的飞秒激光课题组成功研制1.03 μm掺镱光纤飞秒激光器和1.55 μm掺铒光纤飞秒激光器。这标志着计量所在腔内色散补偿光纤激光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也为实现小型化便携式的飞秒激光频率梳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基础。 光纤飞秒激光器以其小型化、便携化、风冷却、低成本和稳定性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新一代的飞秒激光器,是光纤频率梳的核心种子光源,光纤频率梳已成为很多高端研究的基础科学仪器,例如光钟的频率测量、引力波的测量、高精度绝对距离测量,导航定位以及时间频率标准传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