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与心力衰竭之间存在关联,这一发现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新思路。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网络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心力衰竭晚期病人在心脏移植手术后留下的心脏组织样本,并将其与同龄因事故死亡者的健康心脏组织样本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前者具有DNA甲基化的痕迹,而后者没有。 DNA甲基化是指DNA的构成单元之一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这会使得DNA链条外形发生变化,导致一些蛋白质无法正确识别DNA,并且还有可能不正常地“开启”或“关闭”一些基因的功能
徐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读博期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半)。长期从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其他逆境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据《自然》网站消息,哈佛大学已过世的进化生物学大师斯蒂芬·古德(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近日被怀疑在考证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存在捏造数据的行为。 古德曾在对19世纪美国医师塞缪尔·莫顿(Samuel Morton)有关脑容量大小与智力水平之间联系的研究进行考证时发现,莫顿在研究过程中存有种族偏见,其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带有主观性,他列出的脑容量表的数据很多是按照自己意愿编造的。古德将这一发现发表在1978年的《科学》杂志上,不过古德并未指出莫顿存在故意欺骗的行为
张思玉:二级教授,专业技术一级警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生副导师;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森林消防学院院长。 1983年本科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研究生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0月调入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9月作为专业带头人被引进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先后任治安系副主任、主任,林火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技术预见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林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森林消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森林消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消防协会森林消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促进会理事,江苏省林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稽查处特邀专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南京林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学术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张纪岩,女,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副主编。2007年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北京市科技新星、2008年被评为总后勤部“科技新星”、2016年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01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大脑的能耗与信息处理能力与大脑的神经活动息息相关。复杂的神经活动所揭示的神经网络动力学性质及其计算功能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多层面多角度研究清楚生物脉冲神经网络所处的复杂活动状态及其底层神经生物机制,以及如何支持神经网络达到高能效鲁棒的信息表达与信息处理的机制,对类脑智能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这个报告中,我将介绍随机神经网络的基本动力学特征及其在计算上的功能,以及生物脉冲神经网络的计算鲁棒性的可能机制及其在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开发应用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首次发现DNA(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与心力衰竭之间存在关联,这一发现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了新思路。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网络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心力衰竭晚期病人在心脏移植手术后留下的心脏组织样本,并将其与同龄因事故死亡者的健康心脏组织样本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前者具有DNA甲基化的痕迹,而后者没有。 DNA甲基化是指DNA的构成单元之一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这会使得DNA链条外形发生变化,导致一些蛋白质无法正确识别DNA,并且还有可能不正常地“开启”或“关闭”一些基因的功能
主要从事抗旱、耐盐碱育种及盐碱地生态恢复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重大科研计划(863计划)主持人。《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分子植物育种》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编委,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论坛计划(JSPS-AA计划)[日、中、泰]中方协调人,东京大学客员教授
作者:王忠浩来源:中山眼科验光配镜,王忠浩《斜弱与弱视要弄清楚的30件事儿》 斜视、弱视是儿童眼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二者均会持续至成年,直至治疗成功。弱视是可逆的,早发现、早治疗,视力预后较好。斜视影响外观,影响双眼视觉,同时也是导致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读博期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半)。长期从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其他逆境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