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版画
胡安‧米罗为20世纪其中一位最享负盛名的西班牙艺术家,在漫长及丰硕的创作生涯里,他一直热衷于演绎日常物品及发掘它们内在的诗情画意。他毕生的抱负是将艺术与生活连系起来,凭着他独特的洞察力,他从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物品中找到具诗意的特质。是次展览共展出94件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素描、纺织品、石版画、海报)和影像资料,其中许多作品来自米罗本人于1975年成立的巴塞罗那胡安‧米罗基金会
涂层杯,涂层水晶,涂层玻璃,热转印石版画,热转印打火机,热转印金属,涂层抛光砖、涂层防古砖、涂层秞面砖、涂层玻璃砖(备注白底背印正看)、涂层钢化玻璃砖、微晶砖、防滑玻璃地板、金属背景、大理石等。 本公司是一家4S热转印一站式公司,方便广大客户实现产品印花,产品款式种多,1、有瓷砖加工涂层、全瓷背景墙瓷砖加工涂层、高光热转印涂层瓷砖、亚光瓷砖;2、各种玻璃加工涂层,钢化玻璃加工涂层,相框玻璃加工涂层,玻璃工作加工热转印涂层;3、陶瓷杯加工涂层、玻璃杯加工涂层、保温杯加工涂层,变色杯等;4、玻璃瓶加工涂层、酒瓶加工涂层等;5、金属类珠光板、金属打火机加工涂层、不锈钢材加工涂层等金属制品;6、亚克力加工热转印涂层;7、皮革真皮加工热转印涂层;8、石版画、黑岩石画加工热转印涂层、玉石、大理石材、岗石热转印涂层加工等。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年生于法国贵族家庭,是一名后印象派画家、海报设计师和石版画家,罗特列克承袭了印象派画家奥斯卡-克劳德·莫内、卡米耶·毕沙罗等人的画风,又受到日本浮世绘之影响,开拓了新的绘画写实技巧,被人称作“蒙马特尔之魂”。 他擅长人物画,用精炼的笔触、鲜明的大块色彩对比组织画面,刻画人物性格。不少作品题材取自周围的生活,描绘资产阶级沙龙、咖啡店、夜总会、妓院的生活场面
就像缅因州库辛的生活一成不变——这是安德鲁·怀斯(1917-2009)大部分画作设置的地点,他的风格50多年来保持不变。安德鲁·怀斯是纳维尔·康维斯·怀斯之子,后者也是著名的美国插图画家和艺术家,安德鲁是他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他们都在家接受教育,由父亲教授艺术。《克莉斯汀娜的世界〉中远处的那间房子,近30年来一直是怀斯画室的地点
机会印社(Chance Press)是菠萝圈儿于2020年创立的全新艺术品牌。我们聚焦版画这一古老又鲜活的艺术创作形式,力图打造成为版画爱好者的精神驻地。 我们将连结线上&线下的艺术课程、独立出版物、产品周边、展览等,探索独立版画创作的可能性与未来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烧热的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珍贵的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用烙铁在扇骨、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工艺画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 4月25日至7月29日亮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法国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中国地区的首次大型展览,展览通过展出近100件/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的标志性艺术作品,以及众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具有独创性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以及它在成立三十多年对当代艺术及艺术家们所饯行的承诺。 “陌生风景”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卡地亚基金会馆长埃尔维·尚戴斯与策展人费大为的相遇应运而生
2022年11月30日,美术与设计学院邀请陈彦龙教授做了题为《版画发展与创作》的学术讲座,美术与设计学院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陈彦龙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版画创作实践的研究,是省内版画领域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正高二级),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六个一批”专家人才,黑龙江省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大庆市美协主席,大庆市版画院院长。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版画展并获奖,其中包括《鲁迅版画奖》和全国五.一文化奖等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陌生风景” 4月25日至7月29日亮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作为法国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中国地区的首次大型展览,展览通过展出近100件/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的标志性艺术作品,以及众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具有独创性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以及它在成立三十多年对当代艺术及艺术家们所饯行的承诺。 “陌生风景”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卡地亚基金会馆长埃尔维·尚戴斯与策展人费大为的相遇应运而生
2016年11月22日上午,著名学者、中国美院客座教授陈嘉映一行来到光达美术馆,参观了专题展“无尽的巴黎——贾科梅蒂最后作品展”。 陈嘉映先生欣赏贾科梅蒂的石版画《无尽的巴黎》 陈嘉映先生曾在北大任教,2002年转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并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2008年起至今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其著作包括《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哲学科学常识》、《何为良好生活》等,译作《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等被全国多所高校采用为教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