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痕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9日讯 1月29日,德州首批“山东手造”非遗传承技能培训班第一站“葫芦烙画”技能培训,在临邑县邢侗街道卞庙村文化大院正式开班。 葫芦烙画又称烫画,它是用电烙笔在葫芦上烫出烙痕作画,通过勾、勒、点、染、擦与葫芦融为一体。培训班由德州市“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高世文授课,59名符合条件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烧热的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珍贵的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用烙铁在扇骨、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工艺画
清乾隆年间,北京一座王公府第中,福晋的第胎临盆了,在尚无子嗣,和新妾得宠的威胁下,她用一个买来的男婴,换走了甫出生的女儿,仅在肩上留下一朵小小的梅花烙痕,从此骨肉分离。 男婴皓侦长大成人,生得俊秀挺拔,允文允武,深得王爷的喜爱,更是整个王府的骄傲与希望。至于那真正的骨肉,则被一位琴师拾获收养,如今也已亭亭玉立,名叫吟霜,随着父亲行走江湖,卖唱为生
2020年5月11日,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赵村乡一间工作室内,烙画匠人王海霞正在创作。葫芦烙画也称烫画、火笔画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葫芦拥有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皮色较淡,可充分显现烙痕浓淡变化等特点,成为烙画匠人青睐的原材料
清乾隆年间,北京一座王公府第中,福晋的第胎临盆了,在尚无子嗣,和新妾得宠的威胁下,她用一个买来的男婴,换走了甫出生的女儿,仅在肩上留下一朵小小的梅花烙痕,从此骨肉分离。 男婴皓侦长大成人,生得俊秀挺拔,允文允武,深得王爷的喜爱,更是整个王府的骄傲与希望。至于那真正的骨肉,则被一位琴师拾获收养,如今也已亭亭玉立,名叫吟霜,随着父亲行走江湖,卖唱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