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
报告时间:11月11日(周五)上午9:00 报告地点:太阳集团所有网址16877演播厅 腾讯会议:515192943 密码:1111 报告摘要:余仁山老师将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案例解析、传播理念、传播目标三个角度,运用大量的正反案例分析,系统阐述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妥善应对措施,深入浅出地讲解舆论引导的正确方法,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舆情处置理念、如何增强舆情妥善应对能力、如何提升正面宣传水平进行深入阐释。 报告人简介:余仁山,中央电视台资深记者。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双千计划”聘任学者,中宣部第22届新闻协调小组成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1.解经 (exegesis)与释经(exposition)并重。一方面详细研究原文词、时代背景及有关资料,另一方面也对经文各节作仔细分析。2. 全由华人学者撰写,不论用词或思想方法都较翻译作品易于了解
徐雁平, 1968年11月生,湖北浠水人,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3月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教学副院长
报告时间:9月13日上午9:00 汪碧刚,1975年4月生于安徽枞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后、安徽大学双聘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客座教授、安徽工程大学客座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城市治理实践与创新系列丛书》编委会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青岛理工大学城市治理与智能化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社区发展协会智慧社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出版社城市治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智慧社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北京世纪非凡城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共有400余万字著述问世,出版有《城市的温度与厚度》《大数据与城市治理》《智慧社区与城市治理》《社会治理文丛》等16部学术专著,在全国率先创新提出“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社区治理(城市治理)服务创新模式,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美学与艺术(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谈艺术与人生,融通中西美学的杰作,书画雕刻鉴赏的**入门物)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当代融通中西的著名的美学大家,对中国书法绘画及艺术中的意境、空灵、时空意识和西洋的雕塑、悲剧等艺术形式有独到的见解。本书搜集了宗白华先生重要的美学论文及重要译作,涉及美学原理、中国艺术、西方美学等众多类别,是学习美学与艺术的必读书籍。 宗白华(1897—1986),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祖籍浙江义乌(籍贯江苏常熟),出生于安徽安庆
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清末文人孙宝u说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中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为挣脱德俄地缘政治的压迫,民族命运可歌可泣。如今历经后共时期三十几年的民主发展,中东欧国家的政经社等各方面建设,已有不同过往的风貌。冷战期间,台湾与中东欧并无往来,国人对中东欧相当陌生,现在双边虽有交流,不过依然了解不多
第101-102条,共102条数据. 柴静 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转眼间,王小波去世十五周年了。他所写的文章与林达的著述构成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道特殊的人文风景。王小波明白、有趣、幽默,于不知不觉中使人受到教益,甚至使不少人有“原来话还可以这样说”的先着我鞭的**与心契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以中华民国之建立为分际,自成立兴中会至辛亥革命为前篇,民国元年以后为正篇。编纂初期,主持人由黄季陆馆长亲自担任,其后由赖暋纂修、萧良章纂修、简笙簧纂修先后主持。凡关系国家政治、法制、经济、外交、国防、边事、社会、文化、教育、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之大事,悉依据原始档案、文献、公报、公文书,及报章、杂志、专家著述等,仔细考订,按照年时月日之顺序,以纲统目,分年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