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p
1987年福州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带头人,林业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生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植物资源化学与材料技术开发基地主任;中国造纸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生物质材料科学分会、竹藤资源利用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造纸学会副理事长。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研究
报 告 人:刘明生,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编辑、中国铁道学会装备学科带头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科技工编辑;中国铁道建筑总企业优秀教育工编辑、中国铁道建筑总企业先进科技工编辑。系河北电子政务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信创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河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系列产业化工作,完成了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图像校正与处理研究及其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多项创新及专利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用于液体安全检查的CT系统,该研究成果已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作为骨干参与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工业螺旋CT关键物理及技术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标准轨迹大物体锥束CT重建关键技术”和“微焦点X射线相衬成像及三维显微CT重建算法”研究工作
5、海洋机器人半/全物理仿真等。 主持科研项目: 1、基于升力原理的深海高速潜水器研发与试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 3、水面环境参数移动观测系统中国科学院,主持; 4、异构海洋观测机器人协同控制技术辽宁省科技厅,主持。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ISTP索引约6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及中共中央、国务院“载人深潜英雄”、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青年五四奖章”、沈阳市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1963年1月生,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6项,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其中多篇被EI和ISTP检索),主编专著或教材21部。主持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6项,2次获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是省级教学名师和百人层次人选
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作者从近年来品类丰富不断的农产品企业入手,探讨了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心、产品品质监管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主要包括中国情境下的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感知维度的研究、消费者感知的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消费者感知的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对顾客公民行为影响的验证等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是1999年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成立。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作物学一级学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它包括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硕士点2个,拥有“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和“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育种学于197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被农业部评为重点学科, 2001年和2007年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评定标准:农业科学副研究员须熟练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术造诣较深,在本学科有一定知名度;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根据本省或本地区农业发展需要,提出可行研究课题;承担完成或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解决科研工作中较关键性技术问题或较重大疑难问题,并取得较大突破或较重大科研成果,或进行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取得显著效益,出版或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著作、论文;有培养和指导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的能力。 本条件适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爱岗敬业,遵守法律、法规,有献身农业科学研究事业和为科技兴农多作贡献的崇高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作风正派
我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不仅在社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在科研立项、论文著作、成果奖等方面有了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5年来我校市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共立项251项,其中省科技厅软科学14项、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83项、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17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课题53 项、漯河市社科规划项目84项
机器学习与认知实验室成立于 2005 年,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集体。 机器学习与认知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生物信息、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实验室以人工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神经生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中的主要问题;以神经教育、心理教育为导向,开发教育信息评估系统,研究基于脑功能的智能训练和评估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