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制品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16日讯(记者王逸群通讯员嵇国强)近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市本级共抽检324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5批次。 食品生产环节共抽取粮食加工品、茶叶、饮料、方便食品、食用油、肉制品、冷冻饮品、罐头、速冻食品、膨化食品、酒类等11个品种共计120批次,全部合格。 食品流通环节抽检了肉类、蔬菜、水果、饮料、酒、膨化食品、方便食品、豆制品共8类15批次产品其中,合格样品13批次,肉类、蔬菜、水果、饮料、酒、膨化食品等6类产品全部合格
大肠菌群超标的现象在食物中并不少见。在广州市质监局发布的第十批食品质量抽检公告中,又有3批产品被列入不合格产品名单。记者昨日获悉膨化黑米粉,此次抽查涉及的食品有水果制品、蔬菜制品、土豆制品、冷冻饮品、湿米粉、湿米粉等五类食品
糕点饼干含硼砂、蔬菜水产大肠杆菌超标、牛脂肪腐败变质……今年1—5月,山东口岸检验检疫进口食品174.7万吨,检出涉及重要安全卫生项目的不合格进口食品1038吨。 据了解,2015年1—5月,山东检验检疫局对进口食品实施严格监管 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9383批,共174.7万吨,价值16.9亿美元,检出涉及重要安全卫生项目的不合格进口食品76批次,共1038吨,价值139万美元,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涉及14个国家或地区,种类主要包括糕点饼干、调味品、水产品、肉食等。 据介绍,污染物超标、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等安全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占检出涉及重要安全卫生项目的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72%
CECE历经十三载,展会秉承专业专注的服务理念,展会规模、规格、参展商家数量与参会观众数量以及现场签约数量均屡创新高,其上届展会规模已突破:38000平米,展商达683家;上届与会创客人数突破:95100人次,商家签约达3620个;上届签单总额突破:2.7 亿元人民币,意向签单额达10.2亿元人民币。 展会创建以来,以树立行业标杆推动行业发展为方向,为中国餐饮业提供了优质的对接服务,其中参展品牌有:双汇集团、三全食品、中天羊业、北旺农牧、益海嘉里、山东凤祥集团、福建安井食品、大牧场牧业集团、湖南德农牧业集团、内蒙古美羊羊、海瑞食品、大连富谷食品、山东鲁海集团、温州莱纳食品、大连干洋水产、大连干日海洋食品、中和澳亚、山东豆黄金等。 1、品牌吸引力-在同行和客户间展示形象、提升行业地位、品牌价值度、知名度、荣誉度
食品生产中可能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掺杂使假的品种,以及食品生产带有行业共性隐患和“潜规则”问题的食品品种,如大米、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蜂产品、蔬菜制品等。 重点打击大米中使用香精勾兑冒充泰国香米等更高价值的大米、使用添加猪肉、鸭肉等其他肉源的“调理肉片”“复合肉片”冒充“牛肉卷”“羔羊卷”、食用植物油中违法添加乙基麦芽酚以次充好、白酒中添加甜蜜素、蜂蜜中掺杂使假、蔬菜干制品二氧化硫超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以获证食品生产企业为主,尤其是以往发生监督抽检不合格、以往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接到投诉举报或有其他不良记录的生产企业;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为辅,尤其是产量较大、销售范围较广的食品小作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算得上中国第一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个社会因陋就简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在稀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成长为国民品牌,如海尔,做到了在国民经济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秦健、曾玉梅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孕育了品牌“辣媳妇”
近期,在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的2019年总局转移地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中,抽检餐饮食品、酒类、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饮料、调味品、饼干、罐头、粮食加工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糕点、保健食品共19大类212批次食品。共检出7批次不合格食品,检验项目见附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天津: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2019年1月30日,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4批次不合格食品的通告(2019年第5号)》。该通告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抽检春节专项任务肉制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调味品、速冻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酒类、食用农产品、薯类及膨化食品等15大类食品,共计抽检561批次样品,其中4批次不合格。本次抽检肉制品51批次,全部合格;水果制品13批次,全部合格;糖果制品20批次,全部合格;调味品25批次,全部合格;速冻食品37批次,全部合格;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9批次,全部合格;糕点25批次,全部合格;酒类26批次,全部合格;粮食加工品24批次,全部合格;乳制品18批次,全部合格;食用农产品255批次,其中4批次不合格;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7批次,全部合格;蔬菜制品10批次,全部合格;薯类及膨化食品11批次,全部合格;饮料30批次,全部合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组织对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冷冻饮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共22类食品276批次进行抽检。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72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蔬菜制品19批次,不合格2批次;食用农产品62批次,不合格2批次;粮食加工品1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9批次,肉制品19批次,乳制品6批次,饮料20批次,方便食品4批次,饼干4批次,冷冻饮品1批次,薯类和膨化食品7批次,糖果制品2批次,酒类20批次,水果制品3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9批次,蛋制品8批次,水产制品8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2批次,糕点35批次,豆制品20批次,蜂产品2批次,餐饮食品5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具体信息详见附件
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3年第2期) 近期,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了豆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等4类食品45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2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见附件)。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市场监管局已责成铜陵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枞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