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
据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中心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截至2018年5月29日8时,共为北方地区输水144.17亿立方米,其中河南省累计分水量50.05亿立方米,河北累计分水量23.17亿立方米,天津累计分水量27.45亿立方米,北京累计分水量34.79亿立方米。 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建管局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以来,河南受益人口超过1800万人。同时,河南省还积极利用丹江口水库防洪腾库容的机会,通过总干渠退水闸和配套工程管道,向沿线城市进行战略储备水资源
第四季度,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6%,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1—12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随着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选择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期间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到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近日,石鼓管理所负责人郭智荣赴石鼓镇玉皇顶度假村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积极推进“高速+旅游”的合作,围绕共同缔造,加强合作。 石鼓镇风景旅游局的负责人卢洋带领众人来到玉皇顶度假村,带大家参观了丹江口水库区域,1314桔林绿道,休闲民宿等,并详细向大家介绍了玉皇顶度假村下一步的景区建设规划和未来发展前景
8月1日,受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委托,代厅审查单位广东省交规院在武汉主持召开了十堰至淅川高速公路(湖北段)丹江口水库特大桥索塔基础施工图设计审查会,会议邀请有关专家组成了专家组,省交通运输厅、省交投集团、十淅公司以及设计单位湖北省交规院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设计单位的设计汇报、代厅审查单位的咨询审查意见,查阅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会议认为丹江口水库特大桥索塔基础施工图设计文件认真执行了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内容齐全,资料完整,深度满足现行部颁规定要求,主桥采用152m+760m+152m地锚式边主梁混合梁斜拉桥方案是合理的
生态环境部近日向媒体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7-9月)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通报指出,2019年1-9月,1940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采用采测分离模式开展监测。实际开展监测的断面共1930个,其余10个断面因断流和交通阻断等原因未开展监测
5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办了解到,从4月17日起,按照水利部统一调度,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南省实施生态补水,至当天23时许,已累计向河南省生态补水2亿立方米。 据介绍,4月17日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我省境内的14个退水闸连续开闸放水,目前每天有778万立方米丹江生态水滋润沿线9个省辖市。此次生态补水不仅让城市河道水质得到改善,也让各地的河流水生态环境得到提升
12月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行政验收会议在武汉召开,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通过国家总体验收(终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于2008年开展试点,2012年全面完成18.2万人的迁建安置任务。2017年和201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先后通过省级初验和国家技术性验收
淅川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水清民富县强”建设目标,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通过土地有序流转,龙头企业带头,推广金银花产业规模种植,富了百姓,乐了农家。 眼下,正是金银花盛开时节,在淅川县福森金银花扶贫产业基地,到处是一片忙碌的采摘景象。 淅川县福森金银花扶贫产业基地位于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占地15000亩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日前从水利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2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水量逾5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地区调来黄河一年的水量,工程受益人口超8500万。 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全面通水以来,通过科学调度,中线工程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90亿立方米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闻名古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 ,南望原始森林神农架,北临高峡平湖 丹江口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