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
发布时间:2017-05-01来源:浙江大学上海校友会作者:932 施平,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浙大(四校合并后)上海校友会首任会长。 107岁的施平,走过岁月更迭,见证时代变迁。他曾是学生运动的领袖,带领大家赶走不受欢迎的校长;他的毕业证是竺可桢校长颁发的第一张浙大毕业证;他倡议民主办校,在华师大试行教授办学;他心系教育,鼓励孙子创办西湖大学,与浙大合作,做更好的大学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领导干部学习诗词,既能提高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又能陶冶个人性情、培养家国情怀、汲取为政经验、提升领导魅力。本课程中,主讲人梳理了诗教的发展脉络、讲述了诗教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并以大量诗词为例,展现了当代政治领袖的诗人情怀
即使在八所常春藤学校中,哈佛大学在国人心中也一直占据着不可超越榜首之位。提起美国大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毕业的中国名人有很多
7月21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于7月21日凌晨2时7分逝世,享年87岁。 李吉均院士告别仪式定于7月25日(星期六)上午9时在兰州华林山殡仪馆怀仁堂举行。 李吉均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1958年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62—1963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进修,1984—198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进修
黄飞鹤2005年12月起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2012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4年获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5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Cram Lehn Pedersen Prize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2016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Polymer Chemistry Lectureship Award,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获英国皇家学会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2019年获德国Bruno Werdelmann Lectureship Award。主要从事超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当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超分子聚合物、超分子两亲分子、柱芳烃超分子化学、以及非多孔自适应晶体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于1989年获浙江大学化工系生产过程自动化学士学位;1994年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博士学位。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本文摘要:为了缅怀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率领浙大师生西迁流亡海外办学的“文军长征”岁月,不受湄潭县政府和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委托,融合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2017年5月8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院)举办了竺可桢贵州气象历史博物馆综合体的方案研讨会,目的通过此种方式铭记历史,奉献湄潭,为更佳地反对湄潭地方建设,更加合理地设计竺可桢贵州气象历史博物馆综合体出谋划策。 为了缅怀抗战期间竺可桢校长率领浙大师生西迁流亡海外办学的“文军长征”岁月,不受湄潭县政府和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委托,融合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2017年5月8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院)举办了竺可桢贵州气象历史博物馆综合体的方案研讨会,目的通过此种方式铭记历史,奉献湄潭,为更佳地反对湄潭地方建设,更加合理地设计竺可桢贵州气象历史博物馆综合体出谋划策。会上,专家们观赏了《光辉的节点,神圣的地方》竺可桢贵州气象历史博物馆筹划纪录片,对于筹划建设工作有了可行性的理解
“要把交叉创新做成浙大本科教育的特色,要在环境和机制上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形成与众不同的思想。”这是校长潘云鹤在12月27日下午召开的“浙江大学本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的总结讲话中所强调的。 “浙江大学本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研讨会”旨在总结竺可桢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办学5年来所取得的经验,并对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和交流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浙大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命名,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现任院长是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 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学校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学院秉承“志存高远、追求卓越”院训,以“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宗旨,实施哲学思想教育、数理能力训练等本科全程培养的卓越教育计划,为培养造就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及相关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各界领军人物奠定坚实基础
7月21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于7月21日凌晨2时7分逝世,享年87岁。 李吉均院士告别仪式定于7月25日(星期六)上午9时在兰州华林山殡仪馆怀仁堂举行。 李吉均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1958年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62—1963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进修,1984—198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