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
从《谁动了我的奶酪》到《情境领导》 目前最畅销的商业书,莫过于《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用一个生动的故事,阐述了一个简单却往往被人忽略的真理:变化总在发生,所以每个人都要预见变化、追踪变化,更要适应变化,并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从而能享受变化。 这个故事的本身是简单的,但却在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傲慢与偏见》出版于1813年,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珍.奥斯汀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奈特的爱情故事,反应了19世纪英国乡绅阶层的礼节、成长、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态。 珍.奥斯汀1796年到至1797年间写成此著,1811年,奥斯汀校正,原书名叫《第一印象》, 后来改名为《傲慢与偏见》
内容简介: 本书系2010年重磅好书《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姊妹篇,由《沉浮与枯荣》整理者陈夏红依据对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的家人、同事、朋友、学生等的采访及其他文献资料,四易其稿而成。 两书相比,《沉浮与枯荣》重在“述”江平的人生经历,而《出没风波里》则重在“评”江平的认识与追求。倘若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出没风波里》更能全面地给读者勾勒出“江平和他的时代”的轨迹,向读者展示江平“出没风波里”的一生
明代是文体学的一大高峰时期,出现吴讷《文章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之类的大部头著作,用不少篇幅在选录文章。然而,这两本书虽然做了些辨析文体发展的工作,却缺乏对各种文体的概括和群体区分的论述,也因此明朝人的文体观念流于细碎的讨论,缺乏这个时代主体精神的表达。故本文拟观察明代文人讨论文体观念的材料,再观察明朝人编定的总集和作家别集的文体编排方式,注意他们的分类的观点,由此讨论明代文体如何分类与排序,以及各文体的写作要求规范等
“这些故事是我能够献给你,最美好的礼物。” 我在脸书有一个粉丝专页:“为你说书”,这一篇要来说说粉丝页的故事。 还记得那是在千树的教室外面,我回复了崇建老师的来电,问有何事
这里的SOP其实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指的是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是一种标准的作业程序。所谓标准,在这里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不是随便写出来的操作程序都可以称作SOP,而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的操作程序设计
从野蔓园归来已经有一周了。想说的太多,反而无从下笔,承诺亚曼要完成一篇心得,仅作此文。 其实此次台湾之旅让我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就是在野蔓园换工的体验
中古音是中古汉语的音系,在汉语音韵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古音的研究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中古汉语的时期远早于录音设备的发明,而且汉字不是字母文字,无法较为直接地反应语音,研究者们只能依靠留存的文献和现今的语言重构中古汉语,中古音因为有丰富的韵书、韵图等资料,可以对其声韵调清楚地划分类别
这些年也经常接到友人相询:他的孩子要参加建筑系甄试,第二关的术科考试考些什么?该如何准备? 我想这个部分各系各年出题差异极大,应不是那么容易准备,但也万变不离其宗,试贴建筑系在玩些什么图文(虽失之单一),有兴趣的考生,自然可玩味出准备方向。 当然不是说你得制作或绘出这些东西,而是让你看看你对这些东西,有感觉?有兴趣吗? 若你能爬爬学士后建筑研究所考试方向相信也有帮助。 月初,奉我家娘娘命,陪友人的女儿(高一小女生─对建筑系有兴趣)去诚品信义店翻书,略识建筑到底在玩些什么? 末了,我买了两本书送她
学会计要买什么东西吗 分类:会计基础 丨 发布时间:2022-11-11 12:42:53 丨 作者:学乐佳 丨 浏览量:122 这取决于你有多想学。 1、简单推荐你购买本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基础》,非常简单。乐观后,购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