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录
本卷选录了新世纪十年来的部分爱情婚姻小说。这些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新世纪十年中的情感历程,记录了这个时代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希冀、期盼和焦虑的情绪
大学语文阅读文选 本书所选作品上自《诗经》,下至当代诗文小说,包括了历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篇后均有注释,并有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介绍,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便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学概貌。 当世界各地纷纷办起孔子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们也要向孔子学习智慧的时候,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更要挺直自己的脊梁
明代是文体学的一大高峰时期,出现吴讷《文章辨体》、徐师曾《文体明辨》之类的大部头著作,用不少篇幅在选录文章。然而,这两本书虽然做了些辨析文体发展的工作,却缺乏对各种文体的概括和群体区分的论述,也因此明朝人的文体观念流于细碎的讨论,缺乏这个时代主体精神的表达。故本文拟观察明代文人讨论文体观念的材料,再观察明朝人编定的总集和作家别集的文体编排方式,注意他们的分类的观点,由此讨论明代文体如何分类与排序,以及各文体的写作要求规范等
2019年11月11日-12日,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简称“福州地铁”)来校对学院2020届订单生进行验收,对2022届订单生进行选录。 订单生的验收、选录工作由福州地铁人力资源部、车务中心、车辆中心共同完成。验收由笔试、面试、实操三个环节组成
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文章选录与发言整理,是季羡林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解读、对东方文化内涵的精辟分析、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理性论述和对四大文化体系的深刻总结
发现火星之旅:关于火星的探索、适居性和其他启示(二集之一) 很可能作为生命和人类栖息的地点便是火星的地下洞穴,火星奥德赛号探测卫星曾发现七个洞口,这些洞口的直径约一百至三百米,能用来作为入口,通往地下一百米处的洞穴系统。*****曾开示:“火星上的大毁灭约发生在四千万年前,有生还者,第一批约有二百万生还者,现在他们约有五百八十万人,他们住在地下。” 发现火星之旅:关于火星的探索、适居性和其他启示(二集之二) 未来的运输设计:空中交通系统(二集之一) 乌克兰(祐兰任)开设第一间爱家纯素餐厅! 人类必须协力合作并持纯素才有持续的和平与幸福(四集之三) 2023.03.06 巴哈欧拉(素食者)的著作《隐言经》选录—波斯文卷第十八至四十四节(二集之一) 我们与上帝连结的能力—与安德鲁·纽伯格博士对话(二集之二) 人类必须协力合作并持纯素才有持续的和平与幸福(四集之二) 2023.03.06 灵性者与涅槃—摘自神智学的神圣教理《神智学的钥匙》(二集之二)
11月24日,由黄石日报社和黄石市作协联合主办的刘远芳新著《楚尾拾遗》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湖北黄石举办。《楚尾拾遗》是黄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刘远芳新近出版的一部研究黄石地区历史文化的专著,选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与黄石、鄂州、咸宁等地有关的鄂东南文史研究文章近80篇,约50万字,分为“人物风流”“家族秘史”“往事沧桑”“胜迹寻幽”“时代风云”等六辑。书中配发宗谱、碑版、祠堂、古树、古村等各类珍贵图片195幅,均为作者亲自拍摄
根据重庆市永川区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第五届重庆市永川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永科协〔2021〕2号)精神,区科协开展了第五届重庆市永川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对收集的34份推荐材料澳门新京ww6692am于4月26日组织专家评委逐一评审打分,依据打分情况和各行各业及单位间的平衡,依序选录出10位“重庆市永川区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拟任名单。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近日,公司员工彭祥华挑战川藏铁路世界级难题,成长为“爆破王”的事迹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选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的《语文》教材,走入了广大学生的课堂,这在中铁二局尚属首次。 2016年,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凭借在川藏铁路拉林段作出的突出贡献和精确到毫秒级的爆破技术,成功入选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栏目,并作为首名工匠播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教材中以题为《“大国工匠”彭祥华》的文章歌颂了彭祥华身上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以及敬业、乐业、创新的职业选择和追求;赞扬彭祥华用“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的超人胆魄,演绎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是次书展选录在这三年“疫情”间,本地出版有关“疫情”不同面向的书籍和期刊论文,分为公共卫生、疫下政策、经济就业、社会民生、教育发展、文学小品六个类别,让读者了解在这“抗疫之路”风云变色的环境下,澳门如何在进与退间求存,走出其独特的“生存之道”。 本次“诗说小城——澳门的新诗及诗词集”,精选逾四十本新诗及诗词集,透过不同年代的诗歌组成澳门诗人群像,感受诗人笔下的澳门、诗句保存的精神面貌与澳门人的性格;小至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大至惊天动地的天下大事,诗歌都一一体现出既平常又不平常的生活本质。 是次书展选录逾四十本图书,分为“时光倒流──澳门的回归历程与基本法的颁布”、“言简意赅──基本法的理论与实践”和“集思广益──基本法会议文集/文选”三部分,带领读者全面地回顾澳门回归,以至基本法起草、咨询过程的点滴,发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加深大家对《澳门基本法》的认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