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
央视网消息:7月9日晚间,亚太6D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载荷重量、通信容量、设计复杂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国内同类通信卫星的纪录,代表了中国高通量通信卫星研制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亚太6D通信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发射重量约5550公斤,在轨服务寿命15年。该卫星是中国第11颗整星出口的商业通信卫星,同时也是中国目前通信容量最大、波束最多、输出功率最大、设计程度最复杂的民商用通信卫星
我国首颗民用雷达卫星“高分三号”投入使用— 据新华社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中国首台1米分辨率的C波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23日正式投入使用,这将有效地进行提高中国民用雷达卫星数据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现状。 国防科工委局副局长吴延华介绍,5个月内,高级三颗卫星在轨运行,顺利完成了卫星平台系统测试,卫星负载系统功能测试,卫星集成和地面系统测试等任务完好,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高分3号卫星是2016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高分特天眼目唯一一颗雷达星
青科大传来消息 两颗"青岛元素"卫星发射升空! 9月19日,“西海岸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遥七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 “西海岸一号”是“珠海一号”卫星星座重要组成部分,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设和运营。这是首颗以国家级新区命名的卫星,总质量70kg,轨道高度500km,具有优异的图像信息采集能力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无线通讯射频芯片和解决方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主要基于RF-CMOS收发器设计技术和富有创新性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半导体产品。公司成立以来,已成功推出了世界首颗5.8-GHz无绳电话集成收发器芯片,集成度最高的2.4-GHz无绳电话收发器芯片,功耗最低的5.8-GHz通用无线FSK收发器芯片,世界首款满足我国公路不停车收费国家标准的5.8-GHz集成收发器芯片以及其他几个系列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集成电路产品。博通集成电路致力于成为无线通讯芯片供应商
图① 银河航天首发星技术研发团队正在工作。 图② 2020年1月1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银河航天首发星即将发射。 图③ 银河航天首发星的 太阳翼 呈展开状态
参考消息网11月30日报道 外媒称,巴西国防部长劳尔·容曼24日称,近日将从法国接收首颗防务和战略通信同步卫星,并将于2017年3月由阿丽亚娜航天公司发射升空。 据埃菲社11月24日报道称,容曼在出席巴西国会听证会时作出解释,称将在巴西空军司令的陪同下,亲自赴法国接收巴西首颗军用同步卫星。 巴西国防部目前使用的是由巴西私人跨国企业“星一”卫星运营商负责运营的“星一”通信卫星
以“开发空间资源,创新农业技术”为主题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9月16日在北京举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两院院士、专家、代表出席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
5月4日0点6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亚太6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亚太6C卫星将用于亚太等地区的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服务,在进一步提升亚太系列卫星通信服务功能的同时,将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多支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亚太6C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企业实行的第12个国际在轨交付项目,依据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企业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企业于2015年10月签署的亚太6C卫星在轨交付合同实施
IT之家 8 月 27 日消息 根据北斗星通官方的消息,8 月 27 日,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高峰论坛在中关村壹号举行,北斗星通副总裁王增印代表公司在论坛作主旨发言,北斗星通最新一代 22nm 厘米级定位芯片亮相。 IT之家曾报道,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在人民大会堂,北斗星通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全球首颗 22nm 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厘米级定位芯片 Nebulas Ⅳ,UFirebird 系列火鸟芯片、高精度接收机 UR4B0 等核心技术产品
中新网长春10月27日电 (郭佳)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视频4、5、6星出厂仪式27日在长春举行。该公司董事长宣明表示,这三颗卫星发射后,“吉林一号”卫星的时间分辨率将得到较大提高,由原来三天回访一次缩短为一天回访一次。 2015年10月,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吉林一号”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