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
欢迎访问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网站!2022年9月27日,著名艺术家乔领、宁雪君应邀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地参观考察,重温当年惊天动地的“小岗精神”,并在小岗文旅投和大包干纪念馆负责人杨永强先生亲自见证下,向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捐献两人亲笔签名的福拓片一对,以此向小岗村全体村民表达由衷礼敬。 1978年,小岗村18位村民率先倡导大包干,由此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助力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小岗村因此被视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发出的第一声春雷,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周一提前至12:00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本次展览将展出161件纸质文物及现代纸质工艺品等,分为“纸之源流”、“纸之技艺”、“纸之保护”、“纸与生活”四个部分,呈现中国的纸文化历史和传统造纸技术,介绍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相关工作。 第一部分“纸之源流”展出纸前时代的甲骨拓片、竹简、帛书、青铜器铭文和石碑,反映造纸术诞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第二部分“纸之技艺”,将展示桑皮纸、麻纸、皮纸、竹纸、宣纸等纸质文物,以及现场展现印刷技术与装帧工艺。 第三部分“纸之保护”将系统讲述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技艺,表现纸质文物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第四部分“纸与生活”聚焦纸质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品包括书画、古籍、纸屏、纸扇、纸伞、信笺、年画、剪纸等
晋江新闻网2月5日讯 昨日下午,“赓读经典、楮墨如工”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张瑞图楷书的历史纵横比较》主题书法鉴赏公益讲座走进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明德堂,吸引众多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前来听讲,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晋江浓厚文化底蕴,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讲座邀请福建籍书画家、鉴藏家、艺术史研究学者康耀仁,以晋江籍书法家张瑞图传世书法作品鉴赏为依托,与历代名家名作进行纵横比较。现场,康耀仁以书法图片为主,辅以说明,用直观的方式展示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阐述瑰丽多样的时代书风,体现张瑞图楷书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泰山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目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古往今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泰山上下留下了 1800 余处摩崖石刻
本网讯(文图/李君利)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1月30 日临床党总支第三党支部组织20余名党员走进平原博物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博物馆东侧为文物专题展厅,分为《馆藏青铜器展》《馆藏陶瓷展》《馆藏书画展》《馆藏精品拓片展》《造像艺术展》五个专题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一千多件,大部分文物出土于原平原省所辖的范围。无论是馆藏量还是馆藏价值,在全省地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
本书收录了中国180个藏书单位和80位个人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中国抄写、刻印的蒙古文文献,分图书经卷、档案资料、金石拓片和期刊报纸四部分,共13115条,并依照国际和中国国家标准进行着录,还做了必要的分析、考证,全面反映了中国蒙古文古籍的实际面貌和收藏情况。其收录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空前的。本书参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建立了符合蒙古文古籍特点的分类体系,并进行了题名拉丁转写和题名汉译,编制了蒙古文题名、题名拉丁转写、题名汉译索引
我国古代将儒家经典镌刻在石碑上形成儒家石经,自汉末至清中叶共刊刻七种石经,被称为“七朝石经”,历来为学界重视。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近5年来学界在此前专题研究基础上,开始对七朝石经展开整体综合研究,对历代石经文献进行整理集成,并着手探索石经学学科建构。 七朝石经分别为东汉熹平石经、三国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孟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乾隆石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