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
赵之谦(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字叔,号益甫,又有铁三,益甫、憨寮、冷君、无闷等字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在碑刻考证、诗文、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很高的成就
王阳明先生祠介绍:王阳明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为祀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之专祠,也是整座古建筑群的主体。门厅上的匾额由贵州著名书法家萧娴所题,门厅和桂花厅连成一体,展示着近现代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和中日韩三国所出版的王阳明思想著作。 贵阳阳明祠是后人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而建,他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心学”的创始人,著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近百年的考古调查和发现证明,中国在六世纪中期就已开始使用石材作为传承佛教文本的媒介,正如安阳小南海石窟的刻经题记中所说 ‘镂石班经,传之不朽’,较之纸质文本的脆弱和容易修改,金石被视为长久保存佛教经典的首选载体。伴随着佛教在中亚和东亚地区的广泛传播,佛教石刻材料逐渐呈现出多样性趋势,不再局限于佛教经典的镌刻,大量与佛教相关的碑刻题记与墓志也不断涌现,成为研究当时佛教流布与社会信仰状况的重要资料。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中亚和东亚地区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读’ 研讨会在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 (St Anne’s College) 举行
张一凡 曾用名张福林、张涛,笔名听涛斋主人。1920年11月生,汉族,山东单县人,大专文化。著名书法家
中新社太原10月30日电 (记者 胡健)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文物)102处,是目前中国拥有国保文物数量*多的地级市。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山西文物部门官员介绍山西新增国保单位情况,并对日后的文物保护措施进行介绍。 运城地处黄河直冲华山调头东去的拐弯处,属于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