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子
磁极化子是微波腔中由强相互作用的磁振子和光子组成的混合玻色子准粒子。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附加相控场来驱动磁化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观察到能级吸引,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我们引入了一个赝厄米哈密顿量,使得我们能够在磁振子-微波耦合系统的四维参数空间中得到一个三维的“例外曲面”。我们系统的赝厄米哈密顿量在腔自旋电子学中有最普遍的形式,其中PT和反PT对称是其中特例,该建议使空腔磁振子极化器成为一个丰富的平台,可以实现有趣的“例外点”现象,相应的实验建议也将在报告中提出
6日,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发明了蓝光LED技术。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在上世纪90年代分别独立开发出蓝光LED,结合已有的红光与绿光LED,人们终于可以通过三原色原理生产更自然的白光灯泡。 “红光及绿光LED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蓝光一直没有出现
光速,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每秒30万公里,在我们眼里非常快。而光速也被定义为“宇宙速度极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对此有深刻描述。 那么,有人可能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光的速度这么快,到底是什么动力让光达到光速的呢? 这个问题不仅普通人会有疑惑,一开始连科学家也无法解释
本报讯(记者甘晓)10月27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联合举办《2014研究前沿》报告发布暨科学家论坛,共同发布《2014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出2014年排名最靠前的100个热点研究前沿和44个新兴研究前沿。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在致辞中指出,这份报告可以提供最新进展及信息,更重要的是激发科学家们思考。当今科学技术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必须打开各学科的界限,进行学科交叉、综合以迎接学科革命
美国美国能源部7月9日宣布,普林斯顿大学1911年物理学教授丹尼尔·马洛(Daniel Marlow)是77名获得高能物理学研究经费的研究人员之一。 获奖者在59所高校工作,从事希格斯玻色子、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和新物理学探索等课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高能物理学提供了对我们的宇宙如何在其最基本的层次上工作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齐芳从中科院物理所获悉,由中科院物理所方忠研究员带领的团队日前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外尔费米子(Weyl费米子)。科学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把基本粒子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两大类,费米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时间:2022年11月03日(周四)下午15:00 同宁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200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02-2006年在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做洪堡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工作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在微观的世界里,粒子依著特异的量子规则相互作用建构着我们的世界。简单来说,粒子分为2类:费米子(fermion)和玻色子(boson)。我们日常所见的物质便是由各类费米子(eg. 电子、夸克等)所组成,而这些物质间的作用力(像是电磁力等)则为玻色子(eg. 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