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子
10月3日,提出“上帝粒子”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Leon Lederman)在美国爱达荷州逝世,享年96岁。 莱德曼192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43年从纽约城市学院化学专业毕业,195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粒子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8年,莱德曼因发现μ子中微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理论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卢瑟福实验证明了带正电的原子核的存在。这一结果导致了对新原子模型的阐述。 史上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和观点的主要阶段
节目名称: “科普快递”讲座系列— 从大型强子对撞机看物质和宇宙的基本结构 及 透过粒子和非电磁波来“看” 节目描述: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于2012年运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侦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俗称“上帝粒子”)的存在,标志着基础物理学黄金时期的开始。升级后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更使用了前所未有的高质心能量13 TeV进行了粒子对撞实验,有可能发现到能颠覆我们对物质和宇宙的基本结构的概念!讲座从基础物理学角度介绍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能为我们带来哪些物理新领域。 透过粒子和非电磁波来“看” 数百年来,物理学家利用电磁波来研究宇宙和物质的结构
CERN 著名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碰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LHC)”自 2008 年启动以来,已经有了不少重大的发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莫过于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与确认了。然而,即使经过两年的停机维护与升级,受限于撞击器本身的体型与能量限制,LHC 能做的提升已经极为有限,因此在 2014 年的时候,CERN 就已经发起了接替 LHC 的次世代撞击器的相关研究,由 1300 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规画新撞击器的需求。 如今,新撞击器的计划终于揭晓 -- 这个名为“未来圆型碰撞器(Future Circular Collider,FCC)”的超大粒子加速器,圆周达到 100 公里长,几乎是 LHC 的 27 公里圆周的四倍,同时在撞击能量上也可达到 LHC 的六倍
文小刚,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终身教授、格林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1982 年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物理专业,赴普林斯顿大学读研。文小刚在博士期间研究高能物理超弦理论,师从爱德华·威滕(E·Witten)
《自然》颠覆发现:肺竟然是个造血器官!(图) 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网络图片) 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近日宣布发现五个新亚原子粒子,这将增进我们对夸克和多夸克态之间相关性的理解,并进一步理解宇宙和量子理论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迄今建造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其加速管道由超导磁铁制成圆周27公里(16英里)的隧道,以加速提升粒子能量在加速器中,两束高能粒子以近光速从相反方向碰撞碰撞生成极高温高密度区,粒子熔化成其组成粒子-夸克和胶子,这使我们能够研究物质的基本组分,标准模型的基本粒子 LHC是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超过85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LHC及其在欧洲核子研究实验室CERN的实验目前有超过1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共同工作,利用LHC帮助我们研究物理学的基本理论LHC团队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粒子以及希格斯玻色子 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近日宣布发现了一个五粒子新系统每个粒子都是Ωc0粒子(一个三夸克粒子)的激发态依据标准惯例,这些粒子被命名为Ωc(3000)0,Ωc(3050)0,Ωc(3066)0,Ωc(3090)0和Ωc(3119)0 现在,研究人员需要确定这些新粒子的量子数及其理论意义,这将增进我们对夸克和多夸克态之间相关性的理解,并进一步理解宇宙和量子理论 LHC带来物理学的新时代,打开我们理解宇宙的大门,它甚至可以证明更高维时空的存在 未来,LHC将利用其极高能量打开“物理学黑暗面”,揭示目前未知的粒子,并帮助解决宇宙最大的奥秘,如暗物质,
这个方程式的右边描述了我们宇宙的能量(包括推动当前宇宙加速的’暗能量’)。左侧描述了时空的几何形状。等式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质量和能量决定了几何形状,并伴随着曲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引力
在一本专为此次斯塔穆斯科学节出版的科学家作品集中,霍金在序言部分发表了这一观点。乍看之下,这句话带有很强的威胁意味,但是听任何话语都不能断章取义,这句话更是如此。霍金的观点是,假如希格斯玻色子达到非常高的能量级,超过1000亿千兆电子伏特,那么这种粒子就可能变得不稳定,进而引起时间和 空间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