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摘要】本文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并在大学教育中实施定位,结合当前的课程发展现状,加强大学艺术通识教育体系的建立,以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的相互连接。 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整体规模能展现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将其与各个艺术教育单位进行结合,保证在思想观念上得到统一,得到教育体系和课程的有效规划,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先进的人才
获奖情况: 1、南开大学第六届“敬业”奖教金管理一等奖 2、南开大学2009年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获奖人之一) 3、2006年天津市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外语类) 4、天津市2006年度五一劳动奖章 学术兼职: 1、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2、欧洲法律翻译协会(EULITA)会员 主持科研项目: 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2、中国翻译研究院2015-2016年度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英译术语库建设》 3、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双语术语知识库在语言服务业中的应用研究》 4、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经济全球化视域下本地化翻译理论构建》 学术成果: 论文(独撰或第一作者): 1、《技术写作规范研究》,上海翻译,2016年第2期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创译》,中国翻译,2015年第2期 3、《本地化翻译规范研究》,上海翻译,2015年第2期 4、《社会经济网络视域下的当代翻译研究》,外语教学,2015年第3期 5、《语言服务业发展与启示》,中国翻译,2014年第2期 6、《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上海翻译,2013年第3期 7、《翻译语境与语境化译者训练》,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8、《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中国翻译,2012年第1期 9、《从“自然译者”到PACTE模型:西方翻译能力研究管窥》,中国科技翻译,2012年第4期 10、《翻译项目管理与职业译员训练》,中国翻译,2011年第1期 11、《技术写作与职业翻译人才培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依托影视字幕翻译开展案例教学》,外国语文,2011年第4期 13、《“为翻译而写作”探析》,中国科技翻译,2011年第3期 专著: 1、《关联与集聚:影响东道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意大利“艾米利亚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讲授课程:(本科、研究生) 1、研究生课程: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翻译研究方法论、西方文化专题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 2、本科生课程:英语口译、同声传译
2017年9月22日,从湖南社科规划网获悉,2017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已进入立项公示阶段,我校胡波老师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郁竹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及创新应用研究》和杨文老师主持的《“非遗传承+创意文化”视域下的现代湘绣设计创新与应用研究》两个项目立项为一般项目,唐云老师主持的《“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立项为“2025湖南智造”高职项目。我校本次立项的三项课题所属学科均为艺术类(美术类)。 本次年度项目艺术学(美术类)学科共有57个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37项,青年项目10项,西部项目5项,“2025湖南智造”高职项目1项
赵金刚,男,河南安阳人,1985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绥棱县。2005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2009年获哲学学士并直接攻读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天理视域下的历史世界——朱子的历史观》,论文导师为陈来教授。2014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李存山教授
汪宗田,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获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9月2日,湖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2022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我校共有4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荆丽敏老师主持的《“一体四化三拓展”高校融媒体育人平台建设路径与机制研究》立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邹杰婷老师主持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三阶衔四环”思政课教学研究》立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专项项目、汤灿老师主持的《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立项为辅导员骨干专项项目、张松志老师主持的《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四位一体”建设研究》立项为平安建设与安全稳定工作专项项目。立项名单见表1。 本次立项项目的研究期限为两年,即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请各项目主持人按照申报书要求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根据省教育厅通知结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按期参加项目验收,力争取得有影响力的成果
3月22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联合会议,党委书记华红兵,学生工作部、团委有关负责人,各学院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钟风健主持。 会议就“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我校勤工助学工作运行模式的探索”、“和谐校园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等本年度学生工作的六个专题进行了汇报交流
近日,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校教育学院黄培森副教授主持申报的《教学学术视域下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初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青年项目,课题立项编号为:CIA13017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为重大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年度项目、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简称西部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我校教育学院黄培森副教授获准立项资助的国家青年项目《教学学术视域下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初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属于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简 介:《政治学研究》(双月刊)是全国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治学专业学术理论刊物,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理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以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追踪政治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 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 李慎明[12] (3-18) 中国之治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表达与特征 张树华[12] (36-47) 数字技术如何支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落实 高奇琦[1] (63-74) 迈向“新集体行动的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基层公共事务治理的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 贾双跃[12] (86-98) 多中心工作与过程管理:县域治理结构变革的内在逻辑 杨华[1] (111-12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政治学研究》2022年编委会会议综述 阳军[12] (146-151)
郑州市管城区七里河村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郑东新区与经济开发区的交界处,是郑州市新城区与老城区的过渡地带。并且处于郑州市东南出入市口的门户地区,机场高速、中州大道及航海路在此交汇,区域位置重要。七里河村位于郑州市东南部,西临郑州市中心城区,东临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机场高速路与中州大道交汇的三角区,也在十八里河与十七里河交汇的三角区,交通区位与景观基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