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 据英国媒体6月30日报道,俄罗斯某地方政府以瑜伽太像“邪教”为由,禁止在其市内练习瑜伽。 俄罗斯城市下瓦尔托夫斯克政府给当地至少两家瑜伽俱乐部发出停业声明,要求他们尽其所能,终止在本市范围内的建筑中教授瑜伽课程,进而“停止散播新的邪教运动”。 两家俱乐部的主打都是在欧洲颇为流行的瑜伽气功;当地政府则表示,瑜伽气功“和邪教行动有难解难分的牵连”
不是所有宗教都导人向善的吗?基督教有何独特之处? 佛教如何由印度教蜕变出来?有什么可以让人得着解脱的要义? 发源自中国的儒教和民间宗教,有什么局限? 道家思想很超脱,后来如何变作追求肉体成仙,讲究炼丹符咒的道教? 伊斯兰教跟基督教有什么渊源和异同?双方对话有什么基础和诀窍? 印度教如何主宰印度人的生活?向印度教信徒传福音有什么要注意? 本书为你罗列儒教、道教、佛教、华人民间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全面分述其发展历史及对文化的影响,并从基督教角度作响应比较。 可以说,本书是基督教出版界所少见的,对增进信徒对各大宗教的了解,实大有裨益(郭文池牧师)。明白其他宗教,更是向不同信仰人士传福音的基础,知己、知彼,而后建立沟通桥梁
加拿大一份最新的宗教人口报告显示,加国基督徒比例近40年来大幅下滑,从1971年的78%降至2011年的47.5%;此外,回教、印度教、佛教与异教移民呈明显增长趋势。 据《加新社》消息,最新出炉的“2011年加拿大家庭调查”报告指出加国宗教人口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基督徒虽仍是加国人口主流,但和其它宗教相比差距已缩小。 根据报告,加国基督徒人口已从1971年的78%降至2011年的47.5%;但回教、印度教、佛教等异教人口的比例从1971年的2.9%增至33%
加拿大一份最新的宗教人口报告显示,加国基督徒比例近40年来大幅下滑,从1971年的78%降至2011年的47.5%;此外,回教、印度教、佛教与异教移民呈明显增长趋势。 据《加新社》消息,最新出炉的“2011年加拿大家庭调查”报告指出加国宗教人口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基督徒虽仍是加国人口主流,但和其它宗教相比差距已缩小。 根据报告,加国基督徒人口已从1971年的78%降至2011年的47.5%;但回教、印度教、佛教等异教人口的比例从1971年的2.9%增至33%
孟加拉(孟加拉语:বঙ্গদেশ,转写:Vaṅgadēśa,拉丁音译:Bônggôdeś)简称孟加拉(孟加拉语:বাঙ্গালাঃ,转写:Vāṅgālāḥ),古称磐起、佛迦罗、鹏茄罗或懵伽罗(孟加拉语:বঙ্গ,转写:Vaṅga),包含东孟加拉(孟加拉语:পূর্ব বাংলা,转写:pūrva Vāṁlā)即孟加拉国(孟加拉语:বাংলাদেশ,转写:Vāṁlādēśa,拉丁音译:Bangladeś),以及西孟加拉(孟加拉语:পশ্চিমবঙ্গ,转写:Paścimavaṅga)即印度西孟加拉邦等地,有时包含印度比哈尔邦、特里普拉邦和奥里萨邦,这一地区的主要居民为孟加拉人,讲孟加拉语。人口的66%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印度教。 孟加拉语及其它印度语言中,一般“鹏茄”、“鹏茄提舍”或“鹏茄罗”一般指大孟加拉地区,“鹏罗提舍”特指孟加拉国(东孟加拉)
本片讲述了16世纪莫卧儿王朝第三代君主阿克巴大帝(里提克·罗申 Hrithik Roshan 饰)与妻子拉杰普特族公主珠妲(艾西瓦娅·雷 Aishwarya Rai 饰)之间的爱情故事。 为了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阿克巴大帝一路征战,在征服了兴都库什山脉之后,他将帝国从阿富汗扩张到孟加拉湾,从喜马拉雅山到哥达维利河。作为一个终身信奉伊斯兰教的君主,为了表示他对印度教徒的尊重,阿克巴与印度教拉杰普特族联姻
为促进宗教间的和谐并为高危儿童筹款,天主教教宗方济与国际米兰的前队长萨内蒂在罗马发起了一场跨宗教的足球赛。其中包括穆斯林、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和佛教的世界各地球员在当地时间的1日晚间齐聚罗马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展开冠军争夺。 天主教教宗方济前日在梵蒂冈举行了接见仪式
十八岁那年,我写了一张愿望清单。当中包括到一睹吴哥王城;大概是从网络上看到被刻在石头上的“高棉的微笑”吸引。 我即兴在过去的农历新年假期背起久违的背包,出走到柬埔寨
在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名叫“Pi”的印度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乘坐着救生艇,在太平洋上经历了漫长的漂流旅程。他们遇到过飞鱼群,捕捉过大怪鱼,在夜间观赏到了发光水母制造的梦幻景观,甚至漂流到了一座住满细尾獴的岛屿上。还有跃出水面的座头鲸、追逐轮船的海豚、暴风雨中的“上帝之光”、肥大积雨云下绚丽的彩虹……影片中出现过的动植物和奇异气象,哪些在现实中确然存在,哪些则更接近虚构的幻想呢? “毗湿奴,感谢你化身为鱼来救我
曾经把印度的骄傲、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黑公主,逼到角落咆哮大哭,怒斥其为魔鬼的英国剧作家-彼得·布鲁克,于2022年7月2日离世,享年97岁。 彼得·布鲁克于80年代,创作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舞台剧,将印度的故事搬上国际舞台。身为二十世纪国际剧场的传奇人物,号称戏剧发明家,彼得以独特的敏锐力,深入印度的核心精神、以开放性舞台的诠释方式,将印度教神话转变任何文化都能亲近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