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我写了一张愿望清单。当中包括到一睹吴哥王城;大概是从网络上看到被刻在石头上的“高棉的微笑”吸引。
我即兴在过去的农历新年假期背起久违的背包,出走到柬埔寨。高棉是昔日柬埔寨的古老名字,而我这次要寻找“高棉的微笑”,正位于吴哥王城中央的巴戎寺,由二百多个笑脸组成的佛像群。相信大部分人一定听过吴哥窟,巴戎寺与吴哥窟同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柬埔寨的暹粒市。但最大的分别正是信仰,巴戎寺为小乘佛教;吴哥窟为印度教,正好证明高棉帝国的精神信仰由印度教转为佛教。
这些刻在石头上的永恒笑脸既慈祥又蕴含神秘的氛围,在这几十年来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观看。巴戎寺分为三层,而我当时是跟随当地导赏员的带领到古迹欣赏,经东门进入底层,四周的墙壁也是被刻着高棉帝国的史事,包括民生状况,相对上呈现当时比较生活化的情景,一路前行,便会开始看到高棉与占城、中国宋代军队发生战争的情况,透过这些壁雕,从而更了解当时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和历史。
对我这个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来,巴戎寺特别之处是有不少以高棉平民百姓的壁雕,记载了不少当时高棉人的生活环境与方式。(续)
九十后设计系出身,背着背包游走异国。时刻提醒世界之大,自觉渺小,透过学习各地的手工艺来确立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