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ics
进化生效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 研究生物进来自化过程和生物群落特征的综合学科,包括生态学、行为学和分类学等。 进化生物360百科学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由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他第一次提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机制
报告人简介:刘威,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新加坡国立神经科学研究所项目科学家。利用模式动物果蝇和小鼠,从事微生物组对宿主发育、神经和行为等调节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主持并完成国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JCR数据显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GG) 的影响因子达到4.051,在166种遗传学领域的SCI期刊中排名第41位,位于Q1区。 JGG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英文刊。多年来,JGG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本,努力打造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国际主流期刊”这一办刊方针,积极开拓优秀稿源,强化学术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
最新发布的2016年度JCR数据显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GG) 的影响因子达到4.051,在166种遗传学领域的SCI期刊中排名第41位,位于Q1区。 JGG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英文刊。多年来,JGG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本,努力打造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国际主流期刊”这一办刊方针,积极开拓优秀稿源,强化学术质量建设和品牌建设
为推动我国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简称GPB)于近期组织评选了2022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张宁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亚型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成果入选。 免疫微环境异质性是肿瘤耐药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探究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规律对治疗选择、疗效预测及新靶点开发意义重大
为推动我国生物信息学的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 简称GPB)于近期组织评选了2022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张宁课题组与合作者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亚型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成果入选。 免疫微环境异质性是肿瘤耐药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探究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规律对治疗选择、疗效预测及新靶点开发意义重大
覃元,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本硕博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6月博士毕业后进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工作。硕博及博后期间主要从事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利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数据绘制了纤维细胞起始阶段的调控网络及分子模型
Thomson Reuters最新发布的2010年度JCR 数据显示,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GG) 2010年影响因子达到了1.494,比2009年的0.813得到了大幅度提升。JGG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主办,Elsevier与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是报道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创新性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2006年改为英文版,2007年更换了英文刊名,2008年被SCI-E收录
Philip J. White,英国苏格兰詹姆斯哈顿研究所(James Hutton Institute)植物营养和生态学教授,1983年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White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养分离子运输的研究,尤其是植物矿质营养和植物可食部分有益元素的生物强化和有害元素的阻控。此外,他在植物磷营养高效、锌和硒生物强化的遗传分子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