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ics
主讲人介绍: 蒋琳,1982年11月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2005-2012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生物技术与信息学硕士和动物遗传学博士。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20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2017)和“青年英才计划A类人才”(2014)等
2018年6月26日,科睿唯安发布了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2017SCI期刊影响因子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简称GPB,中文名《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ISSN 1672-0229,CN 11-4926/Q)获得首个影响因子为6.615,一举进入所属Genetics Heredity学科领域的Q1分区 在该领域的171种期刊中排第16位,进入前10%的位置。 GPB于2003年创刊,现为双月刊,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出版发行。近年来,在加强国际化、专业化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和传播中不断努力,于2017年8月被SCIE收录,连续两期获得中国科协等六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连续五年入选了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评选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
来自Genetech公司(已被罗氏制药收购)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生物学部,以及Complete Genomics公司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比对肺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基因序列,发现了多个与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癌基因的发现对于未来研究肺癌靶向治疗,以及基因突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Genetech公司的张泽民(Zemin Zhang,音译)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之后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是癌症基因组学,其研究组利用计算机方法尝试预测疾病基因突变
2018年6月26日,科睿唯安发布了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2017SCI期刊影响因子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中国遗传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简称GPB,中文名《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ISSN 1672-0229,CN 11-4926/Q)获得首个影响因子为6.615,一举进入所属Genetics Heredity学科领域的Q1分区 在该领域的171种期刊中排第16位,进入前10%的位置。 GPB于2003年创刊,现为双月刊,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出版发行。近年来,在加强国际化、专业化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和传播中不断努力,于2017年8月被SCIE收录,连续两期获得中国科协等六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连续五年入选了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评选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
Setsuro Tech开发了一种用于哺乳动物胚胎的高通量基因组编辑方法,称为Cas9蛋白电穿孔基因组编辑(GEEP)。 通过这种方法,该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基因工程小鼠。 Setsuro Tech正在应用CRISPR/Cas9技术,根据终端用户的要求,创建基因组编辑的细胞和动物模型
2018年,公司与23andMe达成为期4年的研发合作,利用23andMe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库,寻找创新药物靶点,并且发现适合加入临床试验的患者。 2019年6月14日,葛兰素史克(GSK)与Jennifer Doudna、Jonathan Weissman合作创建基因组研究实验室(Laboratory for Genomics Research LGR)。这一实验室将探索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疾病发生,并且开发基于CRISPR的创新技术来迅速加快新药开发
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4日(星期五) 9:00 参与方式:腾讯会议会议号:241 280 480 报告人简介: 孔英珍,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于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自2003年至2013年分别在美国艾默里大学及佐治亚大学复杂碳水化合物研究中心工作,2013年12月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工作,2015年4月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A类人才。2019年起在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工作,长期从事植物细胞壁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质多糖的合成与代谢调控的研究工作。在Plant Cell、Mol Plant、Plant Physiology、J Exp Botany、BMC Plant Biology、BMC Plant Genomic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参与编写英文著作两部,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2009年9月进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要从事香蕉耐冷、抗病分子机理研究,以及创制香蕉新种质等工作。2013年任农业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香蕉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骨干,广东省农业种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专题专家
刘占江教授,现为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副校长,水产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分子生物学和水产基因组学科的领衔科学家,美国国家水产动物基因组计划总协调人、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海洋与人类健康科学顾问等职务。刘教授培养了100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后,获得了80多项总额超过4800万美元的资助,并出版了4本书和发表了350多篇论文。作为一名管理人员,他在发展大学的科学研究、提高奖学金、促进跨学科合作、支持基础研究设施建设、支持研究生项目、增强教师竞争力和发展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为支持和推动我国科学家与加拿大科学家在医学研究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加两国大学、医院、科研院所及其附属机构间科学合作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加拿大魁北克医学研究基金会(FRSQ)共同资助双边合作研究项目。 1、资助领域:基因组学和疾病(Genomics and Diseases)。该合作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双边合作研究,进一步理解基因组学在人类疾病研究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