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膜受体家族,通过与许多内分泌信号分子的作用,参与调节后生动物的生长、代谢、离子平衡、应激反应和繁殖。GPCRs具有相对较大的分子量和七个高度保守的跨膜(TM)结构域。这些特征对基因的鉴定以及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功能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加拿大基因组组织与西方谷物研究基金会(WGRF)联合宣布启动主题为“基因组学和未来食物供给”的2014年大规模应用研究项目招标。据了解,此次项目招标将支持一些研究项目,为加拿大的农产品、渔业和水产养殖领域创造新知识,支持公共政策,提供有助于解决世界不断增长人口的食物供给问题的方法。加拿大4年内将在大规模研究计划中投入约9000万加元,其中每项项目投入200万~1000万加元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11月20日上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超英研究员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植物EJC核心基因的功能与进化的研究”的报告。学院部分教师及百余名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
最近《垃圾DNA》英文名《junk DNA》这本书被我在地铁上翻完了,这是一本科普书籍,目标是让每一个人来了解我们人类在基因组学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无尽的未知。作为一个生命科学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也觉得有读的必要,因为毕竟每一个生科人的专业不同,除了基因组学方面的博士,恐怕没有人了解的有这本书的知识这么多,领域这么广的。 这本书的一个卖点就是一位女性科学家所著,所以细节独特,令人记忆深刻
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对海量基因组数据的注释和解读成为下一个主要难点,在此基础上对癌症基因组的解析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表观基因组学是基于基因组学的一个额外分支,所以如何运用统计计算方法去分析和整合各种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就变得非常关键。在这次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各种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在癌症样本中的实战运用。 表观遗传变异已经在所有人类癌症类型中被观察到和证实
金唯智 作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组研究和基因技术应用的生物技术公司,金唯智拥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以优秀的数据质量,帮助全球科研伙伴加快其科学研究与发现。 2016-08-29 阅读:257 联合基因 联合基因科技集团 于1997年11月发源于复旦大学,由毛裕民教授、谢毅教授带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一批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发起组建。 2016-08-29 阅读:260 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12月批准立项,依托中国农业科学 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建设,1992年1月投入正式运行,并对国内外全面开放。现任实 验室主任为周雪平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方荣祥院士。 实验室主要从事原生性植物重大病虫害、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植保生物功能组 中高等级农业生物安全核心实验室学和重要农业转基因生物 环境安全性研究,重点研 究和解决农业有害生物的 灾害形成机理,发展农业 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 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 新方法,实现农业有害生 物的可持续控制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因子eIF5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家族,调控真核生物生长发育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左建儒研究组最近的研究发现,拟南芥eIF5A-2/FBR12通过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拟南芥根木质部的发育。eIF5A-2/FBR1通过与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以及下游磷酸传递蛋白基因(AHP)的遗传互作,调控原生木质部的分化与发育
野外台站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野外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体系、科技平台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杭州茶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杭州茶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杭州茶树资源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从2005年开始,先后由农业部、科学技术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命名。试验站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依托,以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为基地,重点开展茶树种质资源长期、定点野外观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保护、整理和鉴定评价;2)茶树起源演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3)基于表型和DNA标记的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4)茶树特异资源发掘和种质创新利用;5)基于基因组学的功能基因发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