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系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66期】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德培团队在 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iurnal oscillations of endogenous H2O2 sustained by p66Shc regulate circadian clocks”的文章,第一次揭示了氧化还原信号在一个近日节律周期(24小时)内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氧化还原信号节律和经典生物节律转录翻译负反馈调控机制之间直接耦合的关键点,证明了氧化还原信号节律在生物节律中的重要生理作用。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具有生物节律振荡现象,其背后的机制目前存在两种理论,一种是已经被诺奖认可的基于基因转录的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TTFL),另一种是机制尚不清楚的基于代谢的氧化还原振荡子,两种机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已经被业界探索和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却仍悬而未决。 该团队对单个细胞以及小鼠肝脏内的过氧化氢(H2O2)水平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测定,发现 H2O2水平呈现近日节律振荡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团队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或抑制剂结合状态下的PfHT1蛋白结构解析,鉴定了新的药物结合位点,设计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颜宁团队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尹航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或抑制剂结合状态下的PfHT1蛋白结构解析,鉴定了新的药物结合位点,设计出一系列高效的“正构―别构”双位点抑制剂
9月29日,在新中国70华诞和中国传统佳节重阳节来临之际,基础医学院党委邀请10位年满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整寿退休老同志齐聚一堂,举行重阳节慰问暨离退休老同志集体生日会活动。活动由院党委书记秦选斌主持,学院部分党支部书记和在职教工代表参加了活动。 党委书记秦选斌代表基础医学院向与会老同志送上了生日美好祝福,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健康,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享受新时代美好生活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组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获得者,中国干细胞生物学会理事。2005年在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2010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育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
于常海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生物企业家和科学家,在生物领域拥有20余年的经验。已发表科学论文170余篇,在Scienc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多篇评论,包括推广香港的生物科技以及SARS的快速检测技术,出版了8本著作;同时于教授还是众多技术的发明者,拥有世界各国65项专利。他是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现任主席
对于彩色和黑白均具有更宽范围的灵敏度 1.甚至能够探测z微弱信号的高灵敏度冷却CCD, 2.探测Cy5和Cy7等近红外光 3.长达160秒曝光 图片由m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剖解与神经生物学系Josh Morgan和Rachel Wong博士小组提供。 高帧率 1.全分辨率时为15 fps高帧率 2.2×2、4×4和8×8像素融合模式可实现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帧 1.甚至能够探测z微弱信号的高灵敏度冷却CCD, 图片由m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医学院剖解与神经生物学系Josh Morgan和Rachel Wong博士小组提供。 2.单根电缆即可完成数据传输和电源供电(包括冷却电源) 环境温度为25°C时,Peltier 10°C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第2版)》增加了第三作者姚锦仙,她对第三章脊椎动物的胚胎发生和发育以及第十五章内分泌系统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为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增加了人类骨骼肥肉的特点以及与生物力学相关的内容。全书统稿工作由姚锦仙负责。此外,她在为第二版的立项申请、与责任编辑的联系、补充文献资料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科学或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通常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硕士课程为基础,以研究为基础,或两者的混合物。对解剖学和人体功能感兴趣的个体可以从人类生物学的研究中受益
延长健康寿命的“长寿维生素” 一篇新发表的营养学综述认为,大多数人的饮食中缺乏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类营养物质在促进长寿和预防如心脏病、癌症和神经退化等慢性疾病面发挥着以前未被认识到的作用。 这篇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综述,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儿童医院奥克兰研究所(CHORI)的Bruce Ames博士经过十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科学家发表的详细调查一起发表
我们熟知的世界已经消亡。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接下去该怎么办? 本书是一本针对幸存者的指南,作者路易斯•达特内尔不仅探讨了如何让人们在灾难后的几个星期里活下去,更介绍了末日之后,恢复人类文明所需的那些非常基础但却最重要的知识精华:从如何发展农业、喂饱肚子,到怎样提炼矿物、制造药品,再到铺设电网、发展交通等。 这本书是一个思维实验,也是重新梳理人类文明发展的知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