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ogy
主讲人介绍: 蒋琳,1982年11月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2005-2012年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生物技术与信息学硕士和动物遗传学博士。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20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2017)和“青年英才计划A类人才”(2014)等
陈挺,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医疗和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长期研究大数据高效算法设计和机器学习,并应用于研究人类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的高通量大数据分析和功能预测
主讲时间:2018年1月6日下午3:00 傅声雷,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广东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暨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站长,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大学特聘教授;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土壤》、《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植物科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等期刊编委,Journal of Plant Ecology以及 Ecological Processes期刊副主编。
7月17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桂荣研究员应邀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在农学院229会议室作了题为《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研究及应用》的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昆虫嗅觉识别机制展开提出当前发展害虫行为调控技术的重要性
世界上9000多种鸟类中,1978年以前仅有290种鸟类不同程度地受到灭绝的威胁,现在这个数字上升到1000多种,约占鸟类总数的11%。淡水物种种群更是全球整体丰度下降最大的类群,高达83%。图:视觉中国 【财新周刊】专栏|生物多样性的“巴黎协定” 【财新网】第六次“大灭绝”正在加速,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崩溃是大灭绝的前兆
番木瓜(Carica papaya)又称木瓜,是十字花目番木瓜科水果。番木瓜不仅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带植物,番木瓜的产量和质量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影响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报告人简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硕博联读),主要从事群体感应、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宿主的信号互作等相关的研究。2007-201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病原菌霍乱弧菌治病机理相关的研究
报告人简历: 李钢,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兽医学院以博士后、副研究员身份开展了10年的基因组学研究。主要科学研究方向为动物基因组学、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和家养动物驯化的遗传机理
报告时间:2022年12月2日(星期五)下午4:00—5:30 报告地点:育才应用数学中心206会议室,腾讯会议677-285-618 一方面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综合准备、问题凝练、申请书打磨等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同时介绍自己对于学术成长规划的个人体会。 报告人简介: 刘胜强,天津工业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芬兰Turku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任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自2019年10月起任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