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较早就有了作口述自传的想法。他认为口述历史能写出更多一般传记写不到的东西。考虑再三后,他随后找到当年的学生、当时的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请他担任自己的学术助手,帮助自己完成口述自传
前几年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国学”,所谓国学大潮之中,被尊为大师者,张中行还不算最著的,被捧得最高的,要数季羡林先生。 当有人在季先生名前冠以国学大师的头衔时,很让我诧异了0.1秒,因为按照季先生的作为与成就,属于专门学问之家,给戴上国学大师这么一顶帽子,外观上难免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于是后来留意了一些季先生自己的时文,发现一方面他喜谈大词作高势能状;另一方面涉及对自己的评价,尚可称明智
中午吃饭时,翻阅刚借的《季羡林说自己:镜头人生》 (2007年7月出版)。一本书编得粗制滥造至此,着实让我开了眼界。收选的文章拼凑牵强,甚至还断章成篇,就连编者在后记里大言不惭的全书主体──照片,其编排也是芜杂无章,乱得离谱,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场合的两张照片,相距三十页之遥,配的说明文字还不尽相同
本报讯(记者陈香)9月24日,齐鲁书香节暨2016山东书展在济南开幕。作为齐鲁书香节首场重磅活动,《季羡林作品全集》编纂工程宣告启动。作为一部定位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收集先生作品最全,并将对季先生此前所有作品集的错讹将一一与手稿核对,并校正的季羡林作品全集,编辑专家委员会遇到了三个编纂难题,也想借助《中华读书报》,求教于学界
2009年大盘点~上帝给发了怎样一副牌?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他母亲曾对他说道:“人生就像打牌,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是怎样的牌,你都必须拿着。” 如果看不懂的话,可以翻阅一下牛年牛词网络不完全大盘点。 ♠黑桃♠ 最后是忧伤的黑色镜头 (真诚的希望大家记得那些逝去的英灵,比如季羡林老先生,比如钱学森老先生,比如那些做“人梯”的英雄....KUSO 贴到这眼眶又不舒服了....) 复制或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枫芸志,原文地址《2009年大盘点~上帝给发了怎样一副牌?》 web萌 2009年12月28日 下午1:54 雪枫 2009年12月27日 下午9:24 内容太丰富了
中国语言学会(英文译名为Chinese Language Society,缩写为CLS),于1980年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成立。中国语言学会是由中国语言学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中国语言学会的任务是推动语言科学研究,开展全国性学术活动,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团结组织全国语言学工作者,为推动我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繁荣、提高语言学科水平贡献力量
《爱的底色:名家忆父母》包括《父爱的力量:名家忆父亲》和《母爱的学问:名家忆母亲》两册书,编者从教育的角度分别将选编的王蒙、汪曾祺、丰子恺、杨振宁、李开复、罗兰等名家回忆父亲的散文以及老舍、季羡林、史铁生、**、***等名家回忆母亲的散文辑结成书,并对每篇文章从教育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从中找出爱的教育的规律。这套书以爱动人、以情感人,通过细腻温暖的笔触、真实的情感呈现了名家父母们不同形式的智慧之爱,这样充满智慧的爱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底色,突出了父爱母爱的智慧与力量,引导为人父母和读者领会家庭教育的本质。这套书既是散文欣赏的佳作,也是教育家与各界大家就原生家庭教育问题的一场教育“对话”
季羡林的学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学生经常陪季羡林一起到一家邮政营业厅办事。邮政营业厅的大门是那种毛玻璃做的推拉式活动门
【概要描述】在深圳第十九个读书月来临之即,我有幸阅读了《中国保安》、《意林》、《读者》、《季羡林文集》等书籍。这让我工作之余有了另一个空间,久而久之,一缕书香萦绕着我,使我陶醉其中。就这样,阅读走进我的生活
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关于国学和传统文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文章选录与发言整理,是季羡林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解读、对东方文化内涵的精辟分析、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理性论述和对四大文化体系的深刻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