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简介:朱启运,男,1977年10月生,安徽定远人。博士,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引进人才。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美国病毒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信评审专家
1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员黄汝锦研究员应大气环境研究中心邀请访问重庆研究院,并在“中科院重庆院三峡生态环境论坛”作题为“棕碳气溶胶的化学、来源与光学性质”的学术报告,重庆研究院副院长刘鸿和全院20余名师生参加。 黄汝锦的报告围绕棕碳气溶胶的化学组分、光学性质及来源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棕碳气溶胶在线监测与化学表征方法,棕碳的分子水平组成、吸光性来源和多地的季节变化特征。黄汝锦创造性的采用质谱与光谱对照的方法准确判断棕碳气溶胶的化学组成,为研究一次排放与二次形成棕碳气溶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和认识
报告人韩国栋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和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主要从事草地资源、生态与管理的研究工作,在放牧生态、草地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等研究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我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聚焦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分子影像、神经影像、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1990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1996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6年我校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我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聚焦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分子影像、神经影像、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1990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1996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6年我校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报告人简介:朱满洲,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杂化材料结构与功能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Nanoscale和Nanoscale Advances副主编(2020-)
韦朝领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安徽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四届全国茶叶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省茶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安徽省茶业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是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茶树栽培与逆境生理
80年代澳洲科学家发现珊瑚会同步产卵,但珊瑚为什么会同步产卵还未可知,不过近期中研院研究发现,每个月满月之后,月出时间改变,这时日落到月出前的这段黑暗时间会触发珊瑚产卵,因此珊瑚在接收到讯号后的第5天集体产卵,这项研究成果已于8月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中研院团队受海洋委员会委托于今年4月前往太平岛海域进行珊瑚礁监测,经调查发现,该区域9成珊瑚礁已死亡,原因是棘冠海星数量大爆发;专家郑明修博士推测棘冠海星数量遽增的原因,一是天敌大法螺、珊瑚礁鱼类减少,二是海洋污染造成棘冠海星的食物微细藻类大量增加,郑明修强调持续监测与移除棘冠海星仍可让太平岛周围仅剩的珊瑚礁生态自行复原,且台湾、东沙群礁等地也应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以及时在棘冠海星大爆发前因应。
日本一级黄一片2020免费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接国家、地方需求,依托相关基地平台建设,开展具有特色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先后承担了以洱海项目为代表的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土壤专项项目及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面上项目73项,承担国家973、863等课题10项;获得了包括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日本一级黄一片2020免费SCI论文发表数量稳居国内高校前列。近年来,先后在Nature、Science正刊实现突破,在包括PNAS、JACS、ES&T等在内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2013-2015年ES&T31篇),ESI高被引论文29篇
2018年11月29日,中国科技大学田长麟教授应邀访问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为研究所师生作了题为《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GPCR and G proteins illustrated using fluorescent lifetime spectroscopy》 (基于荧光寿命光谱的GPCR与G蛋白动态相互作用特性分析)的学术报告,来自不同年级的同学和部分老师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模式所副所长石云教授主持。 田长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离子通道、GPCR的结构、功能和药物设计开发。在此次报告会上,田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并重点解答了师生关心的相关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