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编
李萌,男,1958年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现任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系主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执业医师资格、大型设备上岗(CT)资格证书,泰山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负责人,省级示范专业学术带头人。担任一线专业教学任务30年,先后承担《放射诊断学》、《X线摄影技术》、《X线摄影化学与暗室技术》、《放射线设备管理与营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等课程教学任务。担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常务委员兼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会国际学术交流部副部长、山东医学会放射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会影像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学影像职业教育研究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分委员会秘书、卫生部卫生专业职称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专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社会职务
徐萍风,女,1965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法学硕士,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体系《医患沟通》专业培训师。现任宁夏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1988年7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负责人,中国大洋深海生物资源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365bet体育线上购彩兼职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烃类降解微生物代谢机制研究、深海化能自养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研究、海洋细菌系统进化研究等。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主要承担着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水圈”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大洋专项“深海生物资源计划”等研究课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肿瘤》杂志编辑部主任、《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等五家杂志副主编、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样本整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五年在CA Cancer J Clin,Lancet等杂志发表论文114篇,主编专著7部,累计影响因子489分,最高244.585分。 主持“全国肿瘤随访登记项目”、“淮河流域/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上消化道癌筛查的前瞻性评价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消化道癌筛查和干预新型技术开发及评价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标本保藏及相关数据共享技术平台”子课题, 参与撰写“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研究成果获201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时间:2014年4月14日-16日 上午10-12点,下午3:00-5:00 曹栋璞博士,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汽车工程系讲师,2008至2011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后 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任讲师和机械工程研究生部主任。研究方向为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新能源车系统控制与集成,发表文章70余篇(其中9篇Vehicle System Dynamics),4部SCI汽车专刊,一个美国专利。获ASME AVTT’2010国际会议**论文奖和2012 SAE Arch T. Colwell Merit Award
报告人简介:张干兵,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高级讲师,2014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随后在EPFL和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博士论文银质奖章,2018年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未来领导人计划”入选者。承担及参与了澳洲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以及蒙纳士大学种子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总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16,单篇最高被引278次
张建丽,女,1971年生,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本科、硕士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威尼斯官方网站登录历史系,博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问学院。2002年任教威尼斯官方网站登录至今,讲授旅游地理学、旅游学问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旅游休闲
胃你前行-HP诊疗演讲精英挑战赛(2019) 消化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十四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员。目前担任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学术职务,2013年亚太消化大会暨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
坚持“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具�K有鲜明财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用为本,高端引领,多元并举,整体提高。 浸润思想,涵育精神,以文化之,乃成于大
(用康奈尔土壤健康测试法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监测与管理) 报告时间: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晚上19:30 1.David William Hopkins教授系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土壤生物学家,主要研究土壤生态、养分循环和土壤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基于土壤碳和氮转化的生物过程研究,建立生物过程和土壤生物有机体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