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nelling
报告人简介:张干兵,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高级讲师,2014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随后在EPFL和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博士论文银质奖章,2018年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未来领导人计划”入选者。承担及参与了澳洲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以及蒙纳士大学种子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总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16,单篇最高被引278次
报告人简介:张干兵,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高级讲师,2014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随后在EPFL和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博士论文银质奖章,2018年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未来领导人计划”入选者。承担及参与了澳洲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以及蒙纳士大学种子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总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16,单篇最高被引278次
张玉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消防工程系系主任。1998年考入中国矿业大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学习,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同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消防工程系任教,2011年博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任职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Chinese physics B、土木工程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安全生产技术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交通部科技项目、铁道部科技项目、重庆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交通科技项目、浙江省交通科技项目、贵州省交通科技项目等多项
报告人简介:张干兵,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高级讲师,2014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随后在EPFL和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博士论文银质奖章,2018年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未来领导人计划”入选者。承担及参与了澳洲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以及蒙纳士大学种子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总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16,单篇最高被引278次
报告人简介:张干兵,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高级讲师,2014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EPFL),随后在EPFL和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博士论文银质奖章,2018年美国岩石力学学会ARMA“未来领导人计划”入选者。承担及参与了澳洲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以及蒙纳士大学种子基金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总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16,单篇最高被引278次
彭平安,男,副教授、硕导,长沙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智能矿山、矿山安全监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主持研制了金属矿山领域首个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及地下矿山无轨设备自动驾驶系统,在矿山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作为项目秘书和项目骨干完成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部金属矿集约化连续采矿理论与技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项目“地下金属矿开采智能调度与控制”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编标准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担任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Ore Geology Reviews等数十个国际期刊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