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
入职以来,负责管理平台注册送68元体验金、动物科学院、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院、园艺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7个学院24个专业2300左右的本科生植物生理实验。主要研究方向旱作栽培与作物生理,获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发表相关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3篇,一A级论文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1.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主持),旱地小麦叶片Rubisco与花后氮素利用的协调关系机理研究
9月11日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光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三期“科学麻辣烫”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主题论坛在国家农业图书馆举行。院士、专家、媒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农业科技成就进行了深入研讨,探究中国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伟大转变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教授王静等参加活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制片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影视专委会秘书长冯其器主持活动
6月29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强化“项目为王”导向,深入推进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拟定16项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项目任务,并安排资金20亿元支持其安全有效落地。 其中,一是安排资金12.59亿元,促进产业兴旺。重点支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农业标杆项目及产业园建设、三大省级战略及“南果中粮北肉”平台建设、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山西药茶发展、农产品仓储物流建设等9项
甘肃省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7年经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依托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成立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中心主要从事新型旱作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装备、农产品干燥装备的研究开发及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并为我省农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标准化和信息服务及工程咨询服务等。 中心前身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
作物物化栽培技术是目前栽培技术中******有活力的前沿领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物种子包衣技术是作物物化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作物良种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播种精量化、栽培管理轻型化,以及农业生产增收节支的重要途径。 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家种子公司******研制出旱作物种衣剂以来,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发展迅速,英国、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相继研制开发出了包括棉花、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的种衣剂
为了更好的验证“十三五”期间的各种科研成果,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选育的抗旱、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及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集成的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组合进行试验,在兴和县、察右后旗、商都县、四子王旗、凉城县5个示范旗县开展了品种试验、水肥一体化试验、病害综合防治试验。 另外,按照质量兴薯、绿色兴薯、品牌强薯的高质量发展思路,根据我市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大力发展旱作有机农业,建设一批旱作马铃薯示范和生产基地的目标,安排了旱作模式试验与示范。 5月25-27日,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站长尹玉和带领团队成员在察右后旗、商都县、四子王旗等地开展了试验示范的进展情况调查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能够综合地收集旱作农业、牧业的墒情信息,收集农业和环境干旱的信息,可以给政府和水管部门提供指导农牧业灌溉,农业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农业四情监测,农业监测站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能够综合地收集旱作农业、牧业的墒情信息,收集农业和环境干旱的信息,可以给政府和水管部门提供指导农牧业灌溉、分析干旱的形成及分布发展、抗旱救灾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所谓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是一款高度集成、高度自动化的预警系统。在同类设备中,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管理,并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哈尼梯田不仅仅是一种旷世奇观,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它更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天人合一的智慧典范。 内蒙古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不光是世界旱作农业的源头,也是对现代旱作农业带来可借鉴的样本。 浙江诸暨千年古香榧林,让今天的人们继续享受到农业保护传承的恩泽
任正军 男,1962年生,籍贯,榆阳区,榆阳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
为准确掌握今年1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任务的落实情况,加强项目管理,省农牧厅决定,4月20日为各县(区)项目任务完成的最后截止日期。请各市(州)农牧局接文后立即通知所属项目县(区)农业部门认真核实覆膜面积,进行自查自验。在此基础上,由各县(区)农牧(农业)局据实填报《2015年全省旱作农业项目(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任务落实情况表》(见附件1)、《2016年全省旱作农业项目(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计划推广面积表》(见附件2),并经县(区)政府领导签字确认,加盖县(区)政府公章后,连同项目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包括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明年的打算等)一并以县(区)政府的正式文件形式于4月25日前上报省旱作农业项目办公室(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并抄送所在市(州)农牧(农业)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