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isco
上的生理生化数据,碳链长度相同的乙醇和异丙醇对植物影响几乎一
上的生理生化数据,碳链长度相同的乙醇和异丙醇对植物影响几乎一致,而正丁醇对植株的影响最大,又因为在甲醇处理条件下这些基因的表达几乎都在12h时达到顶峰[6],因此,试验对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这4种醇类化合物处理12h后的拟南芥叶绿体结构蛋白和光合作用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图5....)。图4不同浓度4种醇类化合物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中MDA(A)、H2O2(B)、PC(C)的含量图52mmol/L的4种醇类化合物处理12h后野生型拟南芥中5个叶绿体结构蛋白基因(PsbP1、PsbO、PsaO、Lhca4、Lhcb2.1)和2个光合作用关键酶基因(Rubisco、RCA)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用4种醇类化合物处理12h后的植株叶绿体结构蛋白基因均有上调表达,且随着碳链的递增,基因的表达量也随之上调,其中正丁醇对这几种基因表达量的上调最明显,碳链长度相等的乙醇和异丙醇对这几种基因的上调表现相差不多。这说明这4种醇类化合物处理的植株能合成更多的叶绿体结构蛋白,这解释了处理后的植株叶绿体增多的原因
入职以来,负责管理平台注册送68元体验金、动物科学院、林学院
入职以来,负责管理平台注册送68元体验金、动物科学院、林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生命科学院、园艺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7个学院24个专业2300左右的本科生植物生理实验。主要研究方向旱作栽培与作物生理,获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发表相关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3篇,一A级论文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 1.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主持),旱地小麦叶片Rubisco与花后氮素利用的协调关系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