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本课程共8讲,选取中国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的诗歌作品为主要内容,勾勒其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分析其创作背景、思想渊源,品评其人格魅力、诗学成就,赞扬其爱国精神与淑世情怀。课程力求展示以上述诗人诗作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与动人魅力,力求揭示中国古代诗人的精神世界与古典诗歌的艺术成就,从而坚守并弘扬优秀文学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本讲以陶渊明及其诗歌为讲授内容,勾勒其人生轨迹、心路历程,分析其创作背景、思想渊源,品评其人格魅力、诗学成就,重点揭示了陶渊明在污泥浊水的时代背景下清白处世的高尚情操及其启示意义
极简主义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极简主义追求生活以及艺术上非常简约,舍弃华而不实的装饰,保留纯粹的生活所需,是精神生活的简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极简主义就像是一股清流,涤荡着人的内心,将人们的欲望从物质转移到自己和身边的人身上,因此,简单的生活非常幸福
防腐木屋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不仅限于钢筋混凝土,而且使我们的生活更贴近自然。 我们读过陶渊明的《天堂》,对里面描述的场景印象深刻。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仍然让我们向往
《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篇著名的古文,也是我国的一个文学艺术瑰宝,因此它才会被放在语文书中让学生们学习,但是据说桃花源其实是一个恐怖故事,那么到底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着X探秘的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桃花源的故事吧! 《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武陵捕鱼人不小心误入一个叫做桃花源的地方的故事,作者通过渔人将现实和理想中的桃花源连接,表达了作者渴望的自由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有不少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恐怖故事,那么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呢?人们认为桃花源其实是一个坟地,因为在古代只有坟地才会有大片的桃花。 人们认为桃花源的人其实是在秦朝死去的人,但是这些人忘记自己死去或者认为自己没有死去,才一直作秦朝时期的打扮,后来渔夫来后大家才发现自己已经死去,所以渔夫报告太守,太守的人才没有找到这个地方,不过这些应该是网友们的过度解读
近日,我院吕辛福副教授在《汉籍与汉学》2022年第1辑发表文章,文章题为《海陶玮英译<陶潜诗集>的新变与影响》。 文章指出,二战后50年代开始,北美汉学界对陶渊明诗文的翻译研究迎来高潮,先后有多部陶诗全译本出现,在这些全译本中,汉学家海陶玮所译《陶潜诗集》成就突出,成为西方英语世界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海陶玮的陶潜研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翻译的陶诗更加贴近陶潜原意,比之前译文更为准确;他除了采用中西融合的方式研究陶诗外,还注重以译评结合的形式揭示陶诗用典,在翻译的准确性与理解的深刻性方面,都使陶渊明诗文的英译传播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任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曾任清政府驻法国公使的何芷... [查看全文] 扬州除了大名鼎鼎的瘦西湖,还有以何园为典型代表的私家园林。何园建造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担任过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的何芷舠所造的私宅,故俗称“何园”。因主人附庸风雅,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 新版《红楼梦》8大热门外景地 做一场缠绵的江南梦 遇见乌镇 乌镇 乌镇:主要取景区内的江浙分府(剧中的“应天府”衙门,也就是葫芦僧判糊涂案的地方)、恒益会所前的老街、水上集市等原生态景点和场地
其实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生活的,面具你看得见可,面具下的灵魂你看得见吗? ISIS基地组织近来扩大实力,与政府军激战,他们以斩首某国连两公民威胁某国交赎金,某国拒绝了。刽子手戴面具,只露出两眼,将两人斩首。戴面具不仅是为了隐瞒自己的容貌,更是要将自己丑陋的、不理智的灵魂和过激的所谓的民族信仰埋藏于罪恶之下
7月3日上午,药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十二人,前往德安县陶渊明故里参观学习。 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2008.09—2011.07,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将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5.09—2008.07,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 “文学性与演剧性的融汇:从《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戏剧指南》看戏剧史写作”,《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克利斯多夫形象在中国的百年阐释嬗变”,《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美学风格差异新探——兼论中西宇宙规则与美学机制的生成”,《湖南人文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从古典诗学到比较文学:曹顺庆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 《法国社会的交响乐:19世纪法国文学》,台北:台湾莎士比亚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继《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之后,蒋勋先生全面系统梳理中国文学脉络,以美学视角诠释从先秦到现代近三千年的中国文学之美。在本册中,蒋勋先生凭借深厚的美学功底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用平实的语言将《诗经》《楚辞》、汉朝及魏晋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娓娓道来,以古典文学特有的意境,观照当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帮助大家回归心中的田园。 《诗经》的初民情怀、《楚辞》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在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几千年来的文学之美、诗意与哲思,经由蒋勋先生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