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
能源学院师生代表参加"2020年全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支护技术新进展会议" 8月31日至9月2日,由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组织的2020年全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支护技术新进展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重点研讨煤炭岩层控制、灾害防治、绿色开采、快速掘进和智能采矿等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会议邀请了煤炭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我校能源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康红普院士首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并应邀作了题为“我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发展70年及展望”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我国巷道围岩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5U型钢支架是一种横截面像u的一种钢铁,适应软松围岩的变形和载荷,端面的利用率非常的高,支架的支回非常的方便,支架的回收利用率高,非常的环保。 柱腿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全部为曲线形的,但是有两个曲率半径,柱腿的下面焊接底座,底座的大小按底板的软硬程度而定的;一种是全部为曲线形的,但是只有一个曲率的半径;第三种是上不为圆弧形,而下部为直线段的。 2.背衬的材料: 背衬的材料是u型钢支架与威严之间的填充的材料,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威严和u型钢支架紧密的接触,从而改善支架的承受能力,提高u型钢支架的承受能力 以及保持围岩的稳定性
2023年3月5日,经过1000多个日夜攻坚奋战,G348线盐源小高山隧道主洞全线顺利贯通,为项目全面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小高山隧道项目于2019年6月进场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高海拔、围岩条件差、瓦斯突出、森林防火停工以及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等诸多困难,建设指挥部勇于担当、精心组织,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风险意识、精品意识,高标准、高水平推进项目建设,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施工生产目标任务,为项目全线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小高山隧道工程是四川省重点工程,也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骨干支撑项目
6月26日,重庆东环铁路6标牛角湾一号隧道顺利贯通。牛角湾一号隧道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境内,为正线双线隧道,设计全长677m,洞口边坡顺层且埋深较浅,隧道区属丘陵地貌,基岩**,局部土层零星覆盖,为泥岩夹砂岩,岩体裂隙较发育,围岩整体性较差,隧道进口下穿乡村公路,最小埋深2m,隧道出口位于滑坡堆积体地段,且山体存在严重顺层偏压,6级高边坡,施工难度较大,受连续降雨影响,致使隧道出口左侧边坡发生溜塌,在项目部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优化施工方案,加强高边坡防护形式,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先探测、管超前、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因进口出洞处下穿乡村公路,且紧邻穿越乡村公路处埋深仅2m,为保证顺利安全贯通,项目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短、紧、快、勤”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安全防控措施,顺利解决浅埋穿越公路出洞的施工难题。 项目全体人员迎难而上,合理组织安排施工,经过项目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比预计工期提前4天实现贯通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特大桥、深水桥、长大隧道、铁路电气化、桥梁钢结构、盾构及高速道岔的研发制造、试车场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和技术优势。桥梁修建技术方面,公司在国内外设计和修建各类桥梁近万座,桥梁修建技术在大跨、轻型、高强、高墩的基础上,向整体、大型、长桥和快速施工方向发展;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澳门澳凼三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中多项修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隧道及城市地铁修建技术方面,公司基本实现了隧道、地下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在地质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膨胀性围岩、含瓦斯地层、涌水、溶洞、黄土等特殊地质情况下的隧道及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