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
2021年4月10日上午10时,伴随大家的欢呼声,云南兴滇公路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东川格勒至巧家葫芦口高速公路止点接线段黄葛树隧道左幅顺利贯通! 黄葛树隧道位于巧家县野鸭塘村,是一座小间距隧道。隧道左洞全长1197米,最大埋深94米。隧道围岩为全v级,主要为碎石土,漂石土、堆积层,围岩自稳性差,隧道顶部土层较薄,村民房屋众多,施工难度较大、安全风险高,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山体下沉、二衬及仰拱开裂变形等技术难题和因此导致的施工险情
记者日前从南宁轨道交通集团获悉,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攻坚克难,全力推进3号线建设工作。随着土方明挖工程的完成以及隧道暗挖施工的不断推进,南宁地铁深车站——3号线青秀山站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为即将开始的主体结构施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为3号线第17个车站,位于青秀山风景区西大门
7月22日上午9时45分,随着挖掘机铲斗最后一凿,中部输水隧洞新3号支洞下游和新增4号洞上游的最后一道土层成功凿穿,标志着澳门大金沙乐娱场app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海南南渡江引水工程中部输水隧洞,顺利实现全线贯通。 中部输水隧洞是南渡江引水工程的关键线路,全长为12.96千米,输水隧洞全程采用无压洞型式,城门洞型断面,设计最大开挖断面为4.2米×4.6米。洞内全、强、弱风化玄武岩,地质条件复杂
这是一张很珍贵的火车票真实地记载了这位老铁道兵和他的工友们从2008年至2016年在兰渝铁路长达8年时间的艰苦奋战最终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和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他就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兰渝铁路4标二分部党工委书记高步东。 2016年12月26日,历时8年建设的兰渝铁路(甘肃岷县至四川广元段)正式开通运营
新矿集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全国煤炭行业深井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岩盐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所属的9家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矿集团成立以创新研究院为核心的聚智创客联盟,下设技术研发、充填开采、矿井开采工程设计、矿井围岩控制工程、智慧矿山建设工程、矿山防治水工程六大研究中心。发挥专家团队、创客组织的作用,对标国内外标杆企业,强化借脑引智,建立起鼓励创新、服务创新、宽容创新、保障创新的系列制度,激活了全员全面创新的内在基因
9月10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延黄高速公路康家坪隧道最后2米围岩成功爆破,该高速公路隧道实现全线贯通。 延黄高速公路项目是陕西省“十三五”规划“县县通高速”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65E榆蓝线的重要组成路段,项目总投资175.06亿元,新建里程149.468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 延黄高速共设隧道16座,总长26.78公里,其中,长隧道6座,中隧道10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高速路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重庆至遵义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第10纵”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重庆至遵义高速扩容工程,则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第4纵”崇溪河至罗甸高速公路的结构组成,也是兰海高速通道扩容工程的一部分。 据乐投传媒了解到,截至目前,扩容项目路基工程完成进度超90%,桥梁工程完成进度超75%,隧道工程完成进度近70%;全线预计2022年底完工通车
项目动态 | 沿江高速XJ3标大溪沟隧道右线率先顺利贯通! 2021年7月30日上午,由东方og视讯华东企业承建的沿江高速XJ3项目大溪沟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成为整个沿江高速首条贯通的主线隧道,标志着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 沿江项目XJ3标主要包含特大桥1座,一般桥梁1座,隧道4座,其中3条为低瓦斯隧道(大溪沟隧道、梨子岗隧道、梯子岩隧道)。大溪沟隧道位于屏山县新市镇境内,右洞全长640米,为分离式低瓦斯隧道,该隧道地理位置复杂且地质条件差,进出口均位于人迹罕至的山坳中,以Ⅳ、Ⅴ围岩为主,并伴随有山体滑坡及煤层瓦斯,安全、质量管控难度大
能源学院师生代表参加"2020年全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支护技术新进展会议" 8月31日至9月2日,由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组织的2020年全国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支护技术新进展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重点研讨煤炭岩层控制、灾害防治、绿色开采、快速掘进和智能采矿等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会议邀请了煤炭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我校能源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康红普院士首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并应邀作了题为“我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发展70年及展望”的报告,重点介绍了我国巷道围岩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日,从贵州省总工会传来喜讯,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项目部申报的“一种下穿隧道爆破施工振动的防护结构”科技成果经贵州省总工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省质量协会联合组织会审和专家评审从全省各级工会上报的1870项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贵州省2019年职工“五小”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本防护装置顶部为弧形,贴合于隧道,能有效防护爆破对围岩的扰动所产生的危害。并且,此防护结构采用了杆件、减振弹簧等构件组合,对于减振防护方面有较大的效果,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