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
2021年5月27日13点30分在体育部1105办公室召开了对抗性运动项目小组课程培养方案修订会。会议由小组负责人李文博主持,跆拳道课程教师张健慰、太极拳课程教师刘小学以及柔道课程教师吴世超共同参与研讨。 本次会议在体育部副主任马凯老师提出的“课上教”、“课下练”、“期末赛”的理念下,在新一轮课程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如何将“教”、“练”、“赛”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日常体育课程中,进行了深入探讨
就在这个秋天,广西外国语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园足球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广外附校初中男子足球队在2017年南宁市第三届“千里杯”足球比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千里杯”冠军。 “我为每一个队员感到骄傲,他们都是最棒的”,赛后球队教练吴谋善感谢了足球队所有队员。广外附校的小将们在吴谋善教练的带领下,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团结向上的精神积极投入比赛,一路过关斩将:小组赛以4胜2平的不败战绩晋级半决赛;半决赛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2:1逆转强敌南宁市31中挺进决赛;决赛中4:3力克老对手南宁市47中(双方曾在小组赛中4:4握手言和),最终捧得千里杯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对适应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需要,推动学校营养与健康工作,规范学校营养与健康相关管理行为作出要求。 《指南》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营养与健康学校的建设,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建设营养与健康学校可参照执行。 一是健康教育
突如其来的疫情推迟了秋季开学的脚步,线下教学工作再次按下了暂停键。为更好地保障学生居家学习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教研室按照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展开线上体育课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居家锻炼。为保障线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扎实推进体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也为线上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
新华社上海5月8日电(记者王辰阳)立夏已过,天气渐热,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出门口罩还戴不戴呢?对此,上海市8日发布关于个人佩戴口罩的指引。在当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多位专家也提出相应建议。 上海市8日发布了关于个人佩戴口罩的指引,明确指出有三种情况必须佩戴口罩: 一是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二是相关从业人员在岗期间,依据执业规范和有关规定,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等;三是市民乘坐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
1、学校综合组,要从宏观上按照《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导和协调全校的体育工作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一切健身活动。 2、学校德育处和综合组要组织全体学生响应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团中央提出的“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号召,上好校内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执行“国家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争取合格率达85%,良好率达40%,优秀率达15%以上。 3、学校德育处和工会要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广大教师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从事教育工作
――合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A-Level中心举办“趣味运动会” “感受运动乐趣、做不一样的自己”! 合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A-Level中心第一届“春季趣味运动会”,于4月12日下午在学校东运动场圆满收官。 A-Level中心秉承“中国心,世界眼”的办学理念,非常重视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真正做到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A-Level中心除每天组织学生参加晨练外,还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班级,组织活动,不断通过篮球队训练、击剑训练、健美操、太极拳、体育课等形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6月,进入考试的季节,高考、中考、期末考轮番上演。有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开启了读书模式,但也有学生继续保持学、“玩”兼顾的态势,其解释为消化考试压力。备考最后时间,调节紧张情绪,缓解考试压力,这是学校、家长和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公共教学部 陈采铃报道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广信职院学生体质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2022年11月15日至26日,学校有序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为保障各项测试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学校组织召开了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专题会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对体测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召开了体质健康测试主题班会,进行体测安全教育并指导学生填写《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安全告知书》
凤凰花开,离别的脚步日益临近,大班孩子即将告别生活了三年的幼儿园,步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小学。为了帮助孩子们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让孩子快乐自信地走进小学, 2019年6月17日上午,布朗幼儿园石家庄园大班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盛世长安实验学校。 进入小学,孩子们就受到了小学高校长的热烈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