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奖
小粒径负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是一种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也有资料称其为生态级负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 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主编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如下定义:空气离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小离子(0.001-0.003µm)、中离子(0.003-0.03µm)、大离子(0.03-0.1µm)3类;(1纳米=0.000000001米 1纳米=0.0000001厘米 1纳米=0.001微米)其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马大为,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专家,中国科云顶院士。现任中国科云顶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等职务。获得的代表性奖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美国化学会Cope Scholar Award(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之“物质科学奖”(2018年)、中国科云顶杰出科技成就奖(2019年)和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2021年)
氢能的高效获取与利用是缓解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报告,目前全球每年约7000万吨氢气的需求,95%来自于化石能源,相当于每年8.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规模化获取氢气是未来氢能经济发展的基石
提示: 网站导航组件在当前页面和配置下,没有获得可显示的导航项。 2014年12月9日下午,应科技产业处、院士办公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在校本部图书馆西会议室做了题为“去耦合同步优化热电性能的思考—提高热电效率的新机遇”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颜事龙教授主持
3月2日下午,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一行走访慰问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涂永强教授,副校长李玉民,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奖励处处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主任王晓光,兰州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王朝平,学院党委书记杜生一,院长梁永民,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厍学功参加慰问。 张世荣代表省上领导对涂永强院士获得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表示祝贺。他与涂永强院士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涂院士工作、生活、科研等情况,听取了涂院士对我省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建议
即日第十六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举行共有22位优良科研使命者获奖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聂舟教授得到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学者奖。 聂舟,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传授、博导,研究生院副院长,生物大分子化学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施室主任。获湖南省优良科技使命者、优良研究生导师,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卢嘉锡优良导师奖等
陈益华研究员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2006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6.8-2009.6在University of lllinois at Chicago从事博士后研究
诺贝尔奖金质奖章(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金质奖章,左为正面,右为反面) 诺贝尔奖(汉语拼音:Nuobei'erjiang;英语:Nobel Prize),根据瑞典化学家A.B.诺贝尔遗嘱设立并以其姓命名的系列奖项。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国际性和永久性系列奖项,为国际最高荣誉奖项。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巴黎立下遗嘱,将其大部分遗产(约920万美元)成立奖励基金会,以其每年利息(约20万美元)作为年度奖金,以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事业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化学奖在今日 (10/9) 瑞典时间 11 :45 公布,表彰形塑人人带着随身电子装置的时代,充电世界成为可能的锂离子电池技术,总共由三位学者 John B. Goodenough、M. Staley Whittingham、吉野彰获得今年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并且平分奖金。其中 Goodenough 教授是史上最老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已经高龄 97 岁。 锂离子电池的可能来自 1970 年代石油危机,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教授 M. Staley Whittingham 开始研究超导体,想要找出能够造就免除石油依赖的新技术,最后发现有极佳丰富的金属材质能够胜任,从而用二硫化钛当阴极,在分子层次当中,给予锂离子镶嵌的空间,造就 2 伏特的电压
化学家。1959年10月生于福建平潭,籍贯福建福清。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