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奖
小粒径负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是一种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也有资料称其为生态级负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 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主编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如下定义:空气离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小离子(0.001-0.003µm)、中离子(0.003-0.03µm)、大离子(0.03-0.1µm)3类;(1纳米=0.000000001米 1纳米=0.0000001厘米 1纳米=0.001微米)其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谢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0年入选长江特聘教授;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现主持基金委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分别以第一和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还获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TWAS化学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Nano Research Award等重要个人奖
2019年11月6日下午14点,清华大学陈超副教授在我院作了题为“新型高价碘试剂的反应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学院副院长胡志强教授主持,化学院相关专业的数十名师生参加了学术交流。 陈超教授详细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高价碘促进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领域的研究成果
报告主题:指纹的SPRi(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时 间:2021年10月18日(周一)下午3:00 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装置及其应用研究。目标是探讨活体中的化学机制与功能。具体研究包括毛细管电泳研究(1984-)、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1997-)、生物质谱(2004-)等
获颁诺贝尔化学奖而露出笑容的旭化成名誉特别研究员·吉野彰=摄于10月9日(江口和贵)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9日公布,今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以开发锂离子电池为由,颁发给71岁的旭化成名誉特别研究员·吉野彰及现年97岁、曾为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的John·Goodenough等人。 “小型而轻量,并且持久”是锂离子电池的特征。其与既有的镍隔电池相比,就算欲储存相同的电量,大小及重量都只需3分之1便能达成,可充电的次数也是镍隔电池的好几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