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奖
主讲人简介:刘会霞,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金工)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全国金工/工训青年教师微课评优组委会秘书长、江苏省金属工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实验室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数字化设计制造、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毕 业于华北电力开云平台App下载(中国)开云有限公司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开云平台App下载(中国)开云有限公司副教授,技师。长期从事电厂汽轮机运行、维护、安装、检修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
曹向春,九三学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郑州市政协书画院专职副院长。 书法篆刻作品获奖情况: 2009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 2012年,获首届“墨舞神州”全国电视书法大赛特等奖; 2012年,获中国贵州百里杜鹃书法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2012年,获河南省第四届篆刻艺术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情况: 2003年,首届"敦煌杯"全国书法大赛; 2008年,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根据《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在国家粮食局、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2016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现已完成。经过单位推荐、材料审查、受理公示、专业评审、综合评审、学会理事长办公会复审及获奖项目公示等环节,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后,中国粮油学会决定,授予“食用油适度加工技术及大型智能化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为特等奖;授予“大型绿色节能稻谷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与创新”等4个项目为一等奖;授予“碗粥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等10个项目为二等奖;授予“饲料加工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技术”等17个项目为三等奖(获奖项目目录见附件)。 2016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涵盖了粮食行业的油脂加工、粮食加工、信息与自动化、粮食储藏、饲料加工、粮油质检、粮食物流、米制品等专业领域,技术水平普遍较高,真实反映了粮**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了产学研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粮食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要求,2016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现已完成。经过申报材料审查、专业评审和综合评审,最终产生推荐获奖项目共33项(详见附件),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8项。现将获奖项目予以公示,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第一届广西专利奖获奖项目”名单,玉柴“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V型多缸发动机的中冷器”两项发明专利上榜,分别获“广西专利奖特等奖”和“广西专利奖二等奖”。 “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V型多缸发动机的中冷器”两项专利是围绕发动机性能而设计的核心专利技术,克服了各自领域上存在的诸多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大大提升了发动机性能,在发动机的高强度和轻量化设计、冷却效率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两项发明专利技术均已广泛应用于发动机上,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工程训练-车削加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是贯彻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要求,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工程训练-车削加工》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发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普遍意义,有利于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扩大课程思政运用的广度、深度,提高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先后获得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20年昆明理工大学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获得特等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杰出贡献人物等荣誉称号
网络安全关乎我们每一个人,为增强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力求全面覆盖学院全体学生,引导学生重视诚信修养、诚信感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我院特举办了“强意识、懂防范、守平安”了解资助政策防诈骗征文活动,帮助大家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我院全体师生一起努力携手做好5月网络安全月及防诈骗宣传教育相关工作
中新网广州9月16日电 (记者 许青青)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新中国雅集《百花齐放》及其作者画展”15日举行开幕式,目前正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由郭沫若题字、关山月等26人合作创作于半个多世纪前的巨幅花鸟画《百花齐放》原作作为主角亮相该展。 据了解,这幅画宽402厘米,高173厘米,严谨的花鸟造型与写意手法相结合,细节与局部统一在主题之下,画面恢宏而有气势
记者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获悉,7月11日,2020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以视频方式审议通过了2020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支持超大规模时空数据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体系构建、软件研发与产业化”等4个项目,“大数据在城市空间格局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3个项目,“地质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试点”等90个项目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信息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冠华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科技奖励的质量,突出地理信息科技奖励的创新价值导向,特别要突出原始创新的价值导向,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鼓励原始创新;要突出培育创新人才导向,特别是要突出对青年人才的奖励,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扩大和释放地理信息科技奖励的影响力,促进成果的工程化和市场化应用,加快把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牢筑强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