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养
牧养沙龙:“教会领导与发展:华人文化是助力还是阻力?” 教会作为现世可见的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渗杂了华人文化因素,这些文化的潜规则有时微妙地影响着堂会领导层的判断。是次牧养沙龙,两位讲员尝试从中国文化的视野,帮助同工检视若干“文化禁区”,从而避免不必要损伤,有更持久与健康的事奉。 日期: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 (九龙长沙湾青山道260-266号 永隆大厦2楼A座) (加拿大怀雅逊大学管理学终身教授,《加国华人教会》期刊总编辑,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会长
祷告使圣徒领受负担,有分于基督奇妙的牧养,并以牧养的路来传扬福音、复兴召会(约二一15~17)。 约二一15-17—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对祂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𫗪养我的小羊
2019 华神推广教育:回顾那披荆斩棘的起始年代《华神院讯》2019年一月第579期。 2018 回应时代需要,华神成立道学硕士科教牧辅导组《华神院讯》2018年十一月第577期。 2018 一句累代传世的提醒:信徒所需最低限度的知识《华神院讯》2018年四月第570期
1. 性别分布方面(男42%,女58%),华人教会基本上仍然是所谓阴盛阳衰。过去亦有不少人探讨过这个现象,例如其中一种讲法是:华人教会的讲台信息,普遍倾向感性,较容易吸引女性,却较难让男性产生共鸣。 2. 年龄分布方面,二十岁后是一个人数下跌的关口,二十五岁后人数再下跌,四十岁后人数稍为上升,但六十岁后又再急跌
香港的贫穷问题已讨论多时,学者和社会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改善福利及退休保障政策,遏止楼价大幅上升,增加基层就业计划等等,而教会对贫穷问题的介入,最为普遍的方式是慈惠服务。教会向来有“施比受更为有福”的精神,而且有庞大的中产阶层,动员力也高,较为有优势发展慈惠服务。但根据教内关怀贫穷的团体的经验,向信徒募捐其实不易,无论是教会或个人家庭都有财务压力,当自身的需要凌驾于别人的需要之上,“施比受更为有福”就只会是崇高的理念
感谢上帝,让我有幸在堂会承担起牧职的事奉超过卅五年了。每当回想此事,心中总禁不住会涌出强烈的“喜乐”、“喜乐”、“再喜乐”感受来。诚如新约圣经约翰福音21章15至17节所指,投身喂养主的小羊这一项服侍,乃是对主耶稣直接作出爱之回应的具体表达啊!对于作为牧师的,能够透过这方面的实践回报救主的深恩厚爱,怎可能不是一件值得大大喜乐的事情呢? 再者,当在堂会的牧养场景中;有幸看见圣灵如何帮助了一些本来愁眉苦脸的人们,因为得享救恩的欢乐和盼望,变得脸露笑容的场面,这一份美好的体会真是花上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换取的
美南浸信会上周驱逐马鞍峰教会等5名成员,原因竟是按立女性为牧师。本媒体进行网上投票收集信徒意见,结果显示,八成投票者认为,女性担任牧师没有问题,只有12%认为有问题。 认同女性可以担任牧师的信徒之理由包括:圣经根本没有禁止女性按牧,唯一讲述的提摩太前书二章,经文有背景,本身富争议性;有信徒认为现时很多教会都有按立女牧师、只要牧者能够言行一致,就有资格;甚至有信徒质疑,“女性担任牧师有无问题”,问题已经涉及歧视
愿他们以福音的诚朴慈爱,彰显基督的光荣和牧养天主的子民。为此,我们同声祈祷。 请为尚在寻找信仰的人祈祷: 求天主圣神光照他们的心,引领他们皈依基督,获得救恩
本书以门徒在灵命上的建造为主轴,透过圣经上的教导和教训,对门徒如何扎根在主耶稣基督这块磐石上的生命建造多所论述。 十二堂课程包括:门徒生命的基础、基本条件、心灵苏醒、生命流露、属灵气质等等皆有深入分析,是有志于门徒造就之士的绝佳材料。 事主已届五十多年,曾任新生教团重庆教会及新生教会牧职共二十七年
因母堂筲崇的一校一教会之理念,于80年代尾,筲箕湾堂中学部准备搬校到马鞍山时,植堂计划亦同时开始筹备,直至马鞍山崇真中学的开始,亦是马鞍山崇真堂的开始。 1991年9月,中学部正式迁入马鞍山恒信街五号现时的校址,植堂工作亦进入最紧张的阶段:装修办公室、活动室、购置家俱、圣经及诗集、建立图书室等等的工作,都在进行中。再加上筹备正式开堂聚会及崇拜,还有召集有志到分堂参与开荒工作的弟兄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