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养
1999年,建道神学院神学士毕业后,同年7月开始于母堂(基督教宣道会兴华堂)事奉,负责青少年及崇拜事工。 2002年11月,暂离母堂事奉岗位,于建道神学院开始修读道学硕士(主修神学研究),后于2006年完成课程毕业。 2004年6月,重返母堂事奉,负责成人及基教事工,并协助堂主任处理行政工作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基督徒是否需要到50岁才知道自己的召命(Vocation)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召命(Vocation)是什么意思?基督徒的召命观有三个层次:个人召命,基督徒召命,人类的召命。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人召命也是独特的。究竟我如何发现自己的个人召命呢?首先是圣灵的感动,令你特别对某些事奉有不能放下的心
1 在希律王的那些日子里,耶稣诞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当时,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 2 他们问:“生下来做犹太人之王的那一位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了他的星,就来了要朝拜他
叶陈小娟察觉教会在传统上,对宣教士的要求一般是完成神学训练,具教会牧养经验,而非鼓励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投身宣教事奉,而世界福音动员会却着重年青人的参与。 她认为:“神学的训练是重要,但年青人有不同的经验,就算是刚毕业也好,也鼓励他们参与宣教的事奉,其实是没有一条定律的。”她并且指出,在圣经里,都有记载当人信主后,就欢喜快乐地向人传讲主的道,并非视乎他信了主多少年,我们听闻福音得救后,就会渴望与人分享福音的
就从11个孩子开始吧! 已关闭回响。 在缅甸北部战乱区的一个城市 有一对年轻夫妻传道人是苗族人 他们原本在山上牧养自己的族人. 因为内战的关系 他们被迫停止山上的福音工作 而迁移到山下的城市来. 苗族人除了主要居住在中国山区之外 东南亚几个国家也都有. 而居住在缅甸北部山区的苗族人 据当地传道人说 是几个少数民族里面最贫困的. 由于长年在山上的关系 小孩子当然没有读书的机会. 这对年轻的传道人 虽然已经迁移到山下的城市 但是并没有忘记山上的那一些苗族孩子 于是在征求他们的父母同意之后 就把他们带下山 跟他们夫妻一起居住. 白天这些孩子到附近一个非正规的学校学中文 其他时间在家里 这对传道人就教他们苗文 并且带领他们学习圣经 敬拜 与祷告. 我很好奇地问当地的教会说 这些孩子平常吃饭是谁在支持? 他们说是山上的父母亲有些时候会带一些品质不是很好的米下来给他们 另外这对传道人也常常拿他们自己微薄的薪水来购买民生用品. 此外 当地的教会偶尔也会捐助大米给他们. 不过由于没有什么经费 平常吃的菜就非常简单了. 我盯着相片看这一些苗族孩子上课 祷告 跟吃饭的神情 可以感觉出来他们特别乖. 当地的传道人说 没错 苗族的孩子特别的乖 非常好教导. 另外我在想 或许这一些孩子也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吧! 我跟他们分享了我对于孤儿及贫困儿童的负担 表示愿意支持他们每个月食用的大米 以及生活和学习上的用品 文具. 如果可能的话 也希望他们能够去租用一个更大的地方 把更多在山上没有机会读书的苗族孩子带下山来 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 也能够认识神. 勿以事小而不为! 既然有心要做 就从目前的11个孩子开始吧! 如果神愿意给我们机会 祂一定会不断加添人数给我们的. 让我们祝福这一些孩子 能够跟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且有读书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 借着我们帮助他们 他们能够认识神 甚至将来服事神 也帮助别人.
这书没有教你如何约束孩子的行为,亦没有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评价,虽然以上两种方法看来十分吸引,但作者认为,无论做父母的是想要达成自己的期望,抑或让孩子自由发展,因应孩子不同时期的需要来与他们的心对话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会使你谦卑,激励你成为一个不同的父母,以不同的方法来牧养你孩子的心。 正确的亲子教育,从关注孩子的“心”开始
活动内容: 组员往往面对不同场景而来的问题,以致活于未能“得力”的境地。而组长则责无旁贷的给予支持、关心,甚至即时的支援及回应。若处理不好,或引起更大的问题
本书是卢云安息年行旅的日记,勾划了他回家路途最后一段行程的思想和活动。行旅中,他学习休息、祷告和友谊的真谛。他晓得自己已经染上了忙碌瘾,得控制那些驱使他忙个不休的强烈冲动
基列的一半,并亚斯他录、以得来,就是属巴珊王噩国的二城,是按著宗族9001 4940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的一半子孙9001 1121。 以上是摩西在约旦河9001 3383东对着耶利哥的摩押平原所分给他们的产业。 只是利未支派9001 7626,摩西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
主内同工同道: 在主耶稣基督里致以亲切的问候:愿天父赐你们恩惠、平安,又愿你们身体灵魂都一同兴盛!阿们。 因应城市发展,亟需拓新的堂点,以利牧养、传道的需要。经本堂堂委一致决定在新城区开拓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