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
很多人都知道,劳务派遣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劳务行业,不仅时时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推出很多关于劳动派遣用工的政策吗,一方面起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推动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但是,因为现今关于劳务用工的制度仍不完善,劳务行业当中也存在同工不同酬等方面的漏洞,令现在很多劳务派遣工甚至外界对于劳务行业仍有不少怨言,甚至有排斥者。这样发展下去,派遣行业会消失吗? 那么,用工方式,会在市场上消失吗?有业内人士以为不会,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待: (1)其实劳务用工有很多好处是被忽略掉的
日前,被称为中国第一“劳动力派遣用工案”的被辞员工诉肯德基案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此案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务派遣”这一特殊劳务形式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热烈讨论。这里,笔者试着对劳务派遣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能有所借鉴。 案情:在肯德基工作了11年的老员工徐某,因为工作中的疏忽被肯德基辞退
很多人都知道,劳务派遣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劳务行业,不仅时时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推出很多关于劳动派遣用工的政策吗,一方面起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推动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但是,因为现今关于劳务用工的制度仍不完善,劳务行业当中也存在同工不同酬等方面的漏洞,令现在很多劳务派遣工甚至外界对于劳务行业仍有不少怨言,甚至有排斥者。这样发展下去,派遣行业会消失吗? 那么,用工方式,会在市场上消失吗?有业内人士以为不会,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待: (1)其实劳务用工有很多好处是被忽略掉的
"针对劳务派遣单位克扣工资以及用工单位没有支付加班费和其他福利导致同工不同酬的弊端,《劳动合同法》规定派遣单位必须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不得克扣用工单位必须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资金和相关福利待遇(第62条)。但是,该法第62条没有明确用工单位是向劳务派遣机构还是被派遣劳动者劳动报酬并支付加班费和其他福利(第62条第2、3条款),派遣单位负有不得克扣劳动报酬的义务,为何法律不直接规定由用工单位直接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加班费及其他福利?仅仅规定派遣单位不得克扣劳动报酬根本无法保证被派遣劳动者及时贵客获得报酬。而且,只有让用工单位直接向派遣劳动者支付报酬及其他福利才能真正实现同工同酬
一直以来关于天津劳务派遣企业工不能够与正式合同工同酬的问题是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之一,明明做同样的事情,但拿到的薪资却会少很多,对于劳务派遣工来说心理会不舒服。近年来人社部也对此做了改进,那么劳务派遣工是否同工同酬? 目前,用人单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谓天津劳务派遣企业,是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企业首先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之后由劳务派遣企业代替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进行派遣
司法院大法官在去年解释,认定现行公务人员的工时制度和超时服勤补偿制度违宪,要在三年之内修正。因此不少公务员团体组成工时改革联盟,呼吁新政府和相关单位改善。 前书记官陈建晔表示,“我们打赢了一场很漂亮的仗,把应该给书记官、应该给基层公务人员的权利,还给书记官,还给其他的公务人员
在台湾,医疗产业深受健保制度的影响,截至2012年资料发现,健保自1995年施行后,区域医院与地区医院总家数骤降,从787家减少至502家,健保特约率也率退37.29%,然而同时间医院的总病床是却是逐年成长,产生小型医院日渐消失但大规模医院却人满为患的现象,使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更佳恶化。2002年7月起医院施行总额制度,大多县市的医院退出市场率皆较总额施行前高,加上健保给付所导致“同工不同酬”问题与民众对于高科技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等因素,使小型医院不利生存,为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与结构性转变,因此对于了解影响中小型医院退出市场的因素是当务之急。 2017年有篇研究探讨中小型医院退出市场之因素,了解总额制度施行前后,影响医院退出市场原因是否有不同
什么是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成型,在发展期间出现了很多劳务人员权益受到伤害的例子,以至于很多人都对劳务派遣方式都是一种不和的态度,觉得劳务派遣是对劳务人员的剥削。当然,国家在这种用工方式也是看在眼里,规定了一个有一个的法律文献,并设置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是什么意思,能为劳动人民带来什么,今天我就单独为大家说明一下。 劳务派遣用工是中国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消息指,政府将于明年4月1日给予所有非公务员合约雇员17天有薪公众假期,让现时有12天假期的非公务员增加5天假期。有工联会表示欢迎,认为能改善政府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并促政府给予外判工17天假期。 工联会属下的政府人员协会主席马志成表示,现时有约5万名政府外判工分布在不同政府部门,薪酬待遇和公务员合约相距甚大
国内景气不佳,民众的“薪情”如何?根据主计总处近日公布2015年“人力运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虽然受雇者平均每月经常性收入为新台币3万7413元,但全台月薪不到3万元者仍高达335万2000人,占37.93%。此外,今年全台42万失业人口中,约有20万7000人曾获得工作机会,但其中有一半的人未就业的原因是觉得“待遇太低”。 根据主计总处统计,国内全日时间受雇劳工的平均每月主要工作经常性收入为3万7413元,较2014年增加5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