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
很多人都知道,劳务派遣作为近期兴起的一种劳务行业,不仅时时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也推出很多关于劳动派遣用工的政策吗,一方面起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推动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但是,因为现今关于劳务用工的制度仍不完善,劳务行业当中也存在同工不同酬等方面的漏洞,令现在很多劳务派遣工甚至外界对于劳务行业仍有不少怨言,甚至有排斥者。这样发展下去,派遣行业会消失吗? 那么,用工方式,会在市场上消失吗?有业内人士以为不会,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待: (1)其实劳务用工有很多好处是被忽略掉的
今年初,冰岛开始执行一项新规定:雇员超过25人的公司和政府机构,必须主动提供材料,就其薪酬政策符合男女平等原则进行认证,否则将面临罚款并被公之于众。一周后,英国广播公司一位女主编因不满男女薪酬不平等,愤而辞职并发表***,指责公司存在“长期隐秘而非法的不平等薪酬文化”。1月的两条新闻,使男女薪酬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日前,被称为中国第一“劳动力派遣用工案”的被辞员工诉肯德基案引起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此案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务派遣”这一特殊劳务形式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热烈讨论。这里,笔者试着对劳务派遣相关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能有所借鉴。 案情:在肯德基工作了11年的老员工徐某,因为工作中的疏忽被肯德基辞退
案情:在肯德基工作了11年的徐某,因工作中的疏忽被肯德基辞退。徐某起诉要求肯德基支付自己的当月工资和2万元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法院经审理认为,徐某与时代桥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确立了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后徐某作为时代桥公司的职员被派遣到肯德基工作,但在他和肯德基之间并没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国内景气不佳,民众的“薪情”如何?根据主计总处近日公布2015年“人力运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虽然受雇者平均每月经常性收入为新台币3万7413元,但全台月薪不到3万元者仍高达335万2000人,占37.93%。此外,今年全台42万失业人口中,约有20万7000人曾获得工作机会,但其中有一半的人未就业的原因是觉得“待遇太低”。 根据主计总处统计,国内全日时间受雇劳工的平均每月主要工作经常性收入为3万7413元,较2014年增加5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