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条
新时代的新伦理——星云大师的“十要十不要” 人间佛教的主旨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如何契理契机,摄受大众,将佛法的正知正见传达到社会人群之中,使他们在品质层面有所提升,心灵层面有所净化,日常行事有所遵守,生活伦理有所敬畏,这成为当代宗教家思考的焦点问题。星云大师的《贫僧有话要说》一书,延续了以往佛教人间性的主题,以及平和亲切的叙事风格,用最简洁通俗的文字,表达着对当代社会伦理走向的人文关怀
10月5日上午8:30,三宝楼内,受戒的营员和义工们怀着虔诚心、恭敬心,以香、花、灯迎请上普下仁大和尚,为大众传授八关斋戒。 普仁大和尚首先为大众做了开示。佛法修行有戒、定、慧三学,在静修营的七天中,安排了主题讲座、禅修、受戒等活动
龙婆恩在48岁的高龄时在Wat Pa Chian佛寺受戒为僧,除了为自己弥补犯下的错误外,也算是为家人积累今生的福气了。其后另为19圣僧之一。 已被供请 展示 龙婆恩出家以后跟随多位名师学习佛理教义,一直严守僧侣戒条,还经常深入山区森林地带进行禅定的修行
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生物将地球占领,并以声音来捕猎 就算只是微弱声响,都可能招致袭击丧命。一个已失去一个孩子的幸存家庭,每日唯一保命的戒条就是 :“绝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否则,父母和剩下的两个小孩,还有即将出生的婴儿,将面对前所未见的未知后果…靠静默来续命,到底能橕多久? 一群极具攻击性的生物将地球占领,并以声音来捕猎 就算只是微弱声响,都可能招致袭击丧命。一个已失去一个孩子的幸存家庭,每日唯一保命的戒条就是 :“绝不能发出任何声响!”,否则,父母和剩下的两个小孩,还有即将出生的婴儿,将面对前所未见的未知后果…靠静默来续命,到底能橕多久? 更多
守戒律的好处是很多的,而且我们平时坚持守戒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修行的,我们平时持诵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感应。 今天是立冬日(21:01),由于自己要持“日中一食”,中午吃了点白菜、酸菜,14:10左右我刚进卧室打开电脑,突然闻到一股焦糊味!我赶紧到客厅、厨房去检查没发现有焦糊气味,返身再回卧室,仍感到是卧室的焦糊气味很浓,它不像外面楼下烧树叶子的味道。这时孩子、妻子一块到卧室帮助一并检查,这时我孩子突然发现床头有烟冒起,我这才看到床头的袜子已经烧了几个大洞,袜子都已经着火了,我赶紧把袜子拿到厨房用水冲灭
按照字面意思,是指行走在路途上的所有人。但作为佛门用语,一指行脚乞食修苦行的头陀僧人,次指出家修行但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又指所有修行佛道的人。 1、“行者”指的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
我小时候出家做小沙弥时,师长即教我要读《佛遗教经》;进了佛学院,老师也要我们读此经;后来我在关房中,这也是一部我阅读再三的经典。法鼓山 僧团成立之后,我教诫沙弥(尼)弟子们,于每半个月诵戒时诵《佛遗教经》,而我也曾为法鼓山 僧团讲解此经一次。 为什么我会和这部经有如此深的因缘呢?因为这是释迦世尊涅槃前对弟子们的最后遗教,也可说是佛对比丘(尼)弟子们的训勉,佛一生说法制戒,到了《佛遗教经》,则将戒律和教法做了一次归纳性、浓缩性的整理,将戒律和教法集中在短短的一部《佛遗教经》中,目的是希望弟子们能如法如律地修行戒、定、慧,而得解脱烦恼生死之苦,所以出家人应重视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