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
在夜里与城市对话,展开一场结合文字、音乐、视觉的“城市深度行”。香言将入夜后的湾仔化作舞台,与不同界别的艺术家合作,创作一个南音结合音乐导航的演出,透过夜晚深度行,以禅探索我们与城市的关系,反思何谓“入世”的修行。 这次读书暨音乐会为我们创作《湾仔觅树夜》系列的首部曲及预演场,灵感源自一行禅师的日记《芬芳贝叶》,并邀请到城市研究者及艺术家黄宇轩带领我们从城市和生活觉察,诠释一行禅师的文本,从文字开始了解这次的创作意念
写在树叶上的佛经──贝叶经(文物馆周记074)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古印度人已经开始将他们的经典写在贝叶上,其后贝叶经流传于中国西双版纳傣(音同逮)族,以及南亚、东南亚一带。直到近代,这些区域的佛教徒一直使用贝叶经。 贝叶经的“贝叶”是取自“贝多罗叶”(梵语pattra),这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棕榈科的植物,因为叶子长得又长又密,很适合作为书写的载体
一叶一世界,叶脉画(贝叶画)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已传承2000多年。咸宁青年画家丁力学习叶脉画十几年,并将古法文身术融入其中,创造了诸多优秀作品,包括用一年时间、刺了几百万针创造出的《清明上河图》。近日,他的两幅作品在日本参展获奖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自1982年创馆至今,已三十余年。馆藏从贝叶、刻版、图书到数位,种类繁多。随着时空更迭,本馆也与时俱进
菩提根是贝叶棕的种子,贝叶棕几十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之后便枯萎而死。 印度与中国常利用叶片刻写佛经,称为“贝叶经”,是一种具宗教信仰的植物。 菩提根制作的珠串内部呈骨白色,经把玩后呈现润透的玉质感,佩戴在身,美丽平安
傣语语法 (巫凌云 杨光远编著X,2017年2月28日,2652) 四部法律将有汉傣对照读本 (民族时报 X,2016年1月15日,1819) 傣族古诗词 (艾罕炳x,2015年8月15日,3344) 西双版纳傣族拴线系魂文化 (艾罕炳x,2015年8月15日,1942) 耿马县发现傣族民间医学典籍 (曾定光 俸向东 x,2015年5月27日,1363) [图文]思茅玉溪红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 (X,2012年9月14日,3170) 帕英法[德宏傣文] (岳小保X,2012年8月29日,4590) [图文]贝叶礼赞 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 (黄心川、陈红星主编 杨民康著 x,2012年7月12日,3078) [图文]水之意蕴:傣族水文化研究 (艾菊红 x,2012年6月20日,3566) [图文]西双版纳傣族拴线系魂文化 (艾罕炳 X,2012年6月12日,3117) 傣族英雄史诗《乌莎巴罗》18日发… (西双版纳报 x,2012年5月10日,3657)
EDTECH教育科技研讨会2022 — “特殊教育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为期两天的“EDTECH教育科技研讨会2022”已于2022年6月9至10日(星期四至五) 圆满举行。是次研讨会由香港教育大学整全成长发展中心与知识转移办公室协办,主题为“特殊教育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会上共有逾200位学术界人士、特殊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科技企业家等参与,透过混合模式进行分享交流,集思广益,从而促进特殊教育科技进一步发展
中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浙江宁波慈城镇人,生于一个手工业工人的家庭。1925年考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