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祭
花莲县政府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到花莲观光,举办“2018花莲县原住民族联合丰年节”庆祝活动,邀请花莲县境内各个原住民族群的朋友前来共襄盛举,丰年节庆祝活动将一连举办三天,为花莲观光带来另一波高潮。 每年暑假期间花莲各地阿美族原住民举办的的丰年祭,总是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凑热闹,但因为花莲幅原辽阔,部分地区比较偏远,想参加并不容易。花莲县政府特别举办联合丰年节,邀请全国游客一起来花莲玩,今年活动举办地点位于美仑田径场,时间从7月20开始为期三天,想参加的游客就尽快安排假期,一起到花莲载歌载舞,体验原住民过年的热闹氛围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您准备好要去哪里度假了吗?花莲县玉里镇公所搭配部落的丰年祭,设计了一连串的部落小旅行,包括2年1次的联合丰年祭、赤科赏萱忘忧行及传统射箭、搓爱等,共有9个梯次行程可供选择,带你完整畅游玉里之美景及特殊产业、人文景观;活动日期为108年7月29日至8月25日的每周六、日(7/30除外),即日起开放报名至每梯次活动前两周截止,每梯次限额80名,想要在暑假时拥有不一样回忆、体验传统技艺的你,绝对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玉里镇为多元族群融合的纯朴小镇且物产丰富,原住民中又以阿美族占大多数。镇长蔡秋龙说,夏季是各原住民部落举办丰年祭的时节,为让游客能深度体验部落传统节庆,并一探丰年祭的神秘色彩,今年特别规划6种行程、9个梯次,行程内容包括参与部落丰年祭、品尝原住民风味餐及体验传统射箭、参与部落文化产业,也带领游客参访文创工坊、赏金针花海等,透过不同梯次的部落小旅行活动,感受部落族人的热情,体验原住民文化的魅力
万众瞩目、引颈期盼已久的玉里丰一夏部落小旅行,游程及报名资讯即将在6月初上线啰!这次设计了6个游程,共9个梯次,总共640个名额,若前两年来不及报名、错失机会的民众,今年可要手刀下订了,因为就去年的经验,开卖第一天不到1小时,就240个名额被抢空了。 花莲县玉里镇原住民以阿美族为主,丰年祭(Ilisin)为阿美族的年度盛事,每年七、八月阿美族人都会遵循祖先的传统举行丰年祭,感谢神灵庇佑与五谷丰收,祭典并负有教育男子成年、传承薪火的慎重意义,祭典仪式有许多禁忌,因鲜少外人知悉,因此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也吸引许多人更想亲近了解其祭典意义,为推展本镇在地产业及原住民文化,特地配合部落丰年祭的时间搭配产业,在暑假期间推出一系列小旅行活动。 这次的游程除了每年热门的赤科山的金针花海及特色部落丰年祭之外,再加入原住民射箭体验,甚至加码部落文化巡礼及原住民米食体验等活动,预计活动期间7月最后一个星期开始及8月的后三个星期的六、日办理部落小旅行活动,希望可以让民众更加了解玉里,并从中学习到尊重多元文化间的差异及体会部落文化的内涵,发展在地观光及提升部落经济
成立于2009年,由一群来自台东都兰部落的旅北原住民青年组成,成团目的在于发扬阿美族都兰部落“kilomaan”(丰年祭)之各项传统祭典仪式,使旅居在外之乡亲充分了解丰年祭的真意,也希望透过学习部落乐舞,找寻一条回家的路,带给他们生命的力量。除了凝聚部落向心力之外,他们也积极向外推广阿美族文化,以部落传统歌谣中常听见的多声部音乐“复音”融合传统舞蹈,并结合现代舞蹈,表达文化真意,更使观赏者从中认知及学习文化含意。 阿美族人与海洋之间有着相依相属的紧密联系外,也视海洋具有无可比拟的神性
一年一度的暑假即将来临,您准备好要去哪里度假了吗?花莲县玉里镇公所搭配部落的丰年祭,设计了一连串的部落小旅行,包括2年1次的联合丰年祭、赤科赏萱忘忧行及传统射箭、搓爱等,共有9个梯次行程可供选择,带你完整畅游玉里之美景及特殊产业、人文景观;活动日期为108年7月29日至8月25日的每周六、日(7/30除外),即日起开放报名至每梯次活动前两周截止,每梯次限额80名,想要在暑假时拥有不一样回忆、体验传统技艺的你,绝对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玉里镇为多元族群融合的纯朴小镇且物产丰富,原住民中又以阿美族占大多数。镇长蔡秋龙说,夏季是各原住民部落举办丰年祭的时节,为让游客能深度体验部落传统节庆,并一探丰年祭的神秘色彩,今年特别规划6种行程、9个梯次,行程内容包括参与部落丰年祭、品尝原住民风味餐及体验传统射箭、参与部落文化产业,也带领游客参访文创工坊、赏金针花海等,透过不同梯次的部落小旅行活动,感受部落族人的热情,体验原住民文化的魅力
大家来找找,歌曲影片中有哪些奇怪的地方?身为阿美族的媳妇,我每年的年祭都会尽力赶回去参与。 首先,原住民的祭典不应被统称为“丰年祭”,就像我们一整年间有着不同节日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些祭典的性质,绝大部分是敬神祭祖的仪式,是崇敬隆重感恩,不一定是“庆祝”、“丰年”。 在康轩教材影片中,服装、舞蹈、歌词都充满了不正确的资讯,让介绍原住民文化的本意扭曲成一堂土风舞课
教育部政务次长黄碧端在青年署主秘黄月丽等人陪同下前往光复乡马太鞍壮游点听取简报及体验生态环境与部落文化,也期盼有更多青年交流活动来马太鞍举行。 马太鞍部落青年蔡依静向黄政次等一行人简介青年壮游在马太鞍执行的源起以及发展现况,蔡依静说他们会客制化游客的需求,基本上两天一夜的行程中,规划阿美族丰年祭体验、同时也有世界唯一生态捕鱼实地操作、野外求生技巧搭建休息寮、认识野菜石煮法、湿地生态观察等,行程丰富紧凑,让许多到访人士相当喜爱。 蔡依静的父亲蔡义昌族名拉蓝‧吴那克,将青年壮游结合当地人文生态进行丰富幽默的解说,带众人从他身上认识阿美族母系社会特色,另外也带大家认识阿美族饮食观
本论文主要是针对太巴塱部落阿美族的“pasafa”为研究主轴,pasafa是一种仪式,同时是一种过程,若以仪式或过程而言,势必从部落现有的祭典活动来探触,但现存的祭典仪式,大多不再举行,只能从ilisin(现称的“丰年祭”)或misalalawcan(简称“捕鱼祭”)这两祭典观察。 笔者本身是当地的阿美族人,参与部落的ilisin也只有两年,对于部落所知有限,因从小生长在部落,对于部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实际参与与部落长者进行访谈,虽无法得知传统的pasafa概念,从老人家的言谈间,与现行的祭典仪式来了解pasafa相关的事务,借由亲身参与部落仪典,以及部落长者所言的传统祭仪,交叉比对并将记录,建构太巴塱部落pasafa的概念。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 绪论,内容,前言、问题意识研究限制、研究方法与呈现、 研究目的与架构;第二章 太巴塱部落,是本论文的田野背景,有部落现况、部落的迁移史、太巴塱部落传统领域内的聚落;第三章 太巴塱部落传统的祭仪,探讨欲pasasfa的青年接触的部落祭仪,edaw直译为“竹占”、部落祭仪有ilisin、misaorad、mifahfah、misacidal、miwatid、sitelis等;第四章以现行尚在举行的部落大型祭典仪式活动,分别为“ilisin”与“misalalawcan”两大项祭仪活动,做为本章的主要论述内容;第五章是结论
咦!“山藸、飞鼠、撒可努”好奇怪的书名,到底什么动物叫“撒可努”啊?这是我在金石堂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印象。看完“山藸、飞鼠、撒可努”我发现异文化不断的入侵,以前原住民衣服上美丽的图腾早已在生活中消失,从前的祭典在时间的摧残下如液体般不停的蒸发。看到书中的排湾人举办丰年祭时,终于唱出了那属于自己族人流失的文化,又再度燃烧,排湾人终于穿上了自己的服饰、唱了自己的歌;跳了自己的舞,重新找回真正的排湾,找回了那份流失而重聚的深情
玉里镇大禹里14邻80号大禹土地公庙广场 (台九线287.3公里大禹国小往西行850米处) 祭仪,是台湾原住民族文化极重要的部分。而一般人并不能理解原住民的祭仪,往往以庆祝丰收的丰年祭等简单而且高度汉人中心化的概念来看待原住民的祭仪。事实上,原住民的祭仪种类很多,族群互异;而各族群本身不同的祭仪也具备不同的意义